他一個不參與兩方大戰的機會。
如果軍須靡要當墻頭草的話,偏向大漢,他就會派出兵馬,若是偏向匈奴,他就不會。
霍嬗此舉可以試探一下他,若是他選擇大漢,那就相安無事,若是他選擇匈奴,霍嬗就得提防起來了。
或許可以把戰場往烏孫國境內遷移,可以開展報復了,霍嬗并不怕得罪他。
而且烏孫國國內雖然不太平,但有外敵就不同了,不過霍嬗沒事也不想招惹他,你好我好大家好難道不好嗎?
人口過五十萬,兵馬過十五萬啊,妥妥的大國。
相對來說,一萬兵馬不算什么。
“最后在加上,匈奴來敵二十萬,本侯已經滅了四萬,匈奴糧草不足,用不了多少時間本侯就能大敗他們,讓他自己考慮。”
“下面兩份,給姑墨和龜茲,言辭較烏孫輕一些,不要質問他們,讓龜茲派出五千兵馬去大宛,讓姑墨派出兩千兵馬來支援。”
龜茲人口八萬,兵馬兩萬五,五千不算多,而姑墨弱一些,人口兩萬五,兵馬五千五左右吧!
至于為何派龜茲去大宛,而派姑墨來支援,具體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個當然是就近原則,離哪邊近去哪邊!
第二個是態度問題,姑墨相比于龜茲,態度更加的親和一些。
第三個就是實力問題了,他就算是請援兵,也不會讓實力太強的來,容易有隱患。
“第四份,給溫宿,讓他們全軍秘密備戰,等候命令。”
溫宿這個國家,人口八千余人,兵馬有三千左右,是一個小國。
不過他是龜茲的附屬國,位置在龜茲西邊接壤,距離龜茲城不到百里。
但是這個國家是親向大漢的,算是一個大漢在西域的秘密后手,霍嬗下達這個命令,當然是提防龜茲和姑墨了。
沒有讓他們貿然行動,也是提防著,誰知道他們投靠大漢,背后有沒有人指使。
田千秋聽到這命令,也就知道該怎么寫了,而且剩下的四封,都是親和口吻。
“第五封給危須國,第六封給焉耆國,請讓他們派出兵馬來援,焉耆國三千,危須國一千。”
危須國五千人口,兵馬兩千,焉耆國人口三萬多,兵馬八千。
這兩國跟大漢關系不深,但是經過使者的拉攏,有意投靠,霍嬗準備試探一下,所以是請,不是命令。
而且這兩國的位置都在近海旁,焉耆在西北,危須在北邊,地理位置還是很重要的。
他們一旦靠了過來,南邊的諸國,比如且末、小宛就沒啥問題了。
四千加兩千,六千兵馬,就算有啥問題,他也能壓的住。
“最后一封給山國,讓他們派出兵馬,滅了樓蘭的鄯善部,我會派些兵馬過去相助。”
鄯善一群樓蘭的殘兵敗將,霍嬗都不屑于稱他為國。
至于山國,和溫宿一樣,是大漢的后手,人口有五千左右,兵馬在兩千。
其實都不用霍嬗派兵,山國若是給力一點,自己都能滅了他,但是霍嬗肯定是要親自動手的。
殺了我的使者,這事沒完,你樓蘭野心者不死絕,就一次次的滅你,看你有多少人給我殺!
這些都是一些距離比較近的大國和自己這邊的,所以霍嬗才給他們送詔書。
別看霍嬗說的簡單,但是經過田千秋的潤色,絕對會讓他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這可是大漢詔書,上面印著傳國玉璽,代表的是大漢皇帝和大漢這個強大帝國。
這也是霍嬗發詔書的原因,不然你冠軍侯名頭很大,我也聽過,但在西域這邊我又沒見過你,威懾性不大。
“最后再把四萬的戰果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