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王宮,護衛上前,霍嬗翻身上馬,一群人把霍嬗圍繞的嚴嚴實實往城外走去。
來到城西,霍嬗一眼望過去,人山人海,牛馬遍地,一眼望不到邊。
霍嬗看到了張安世和危須國主站在前方閑聊,霍嬗策馬湊了過去。
“臣見過大都督。”
“小王見過大都督。”
霍嬗下馬,沖著危須國主回了一禮。
莫說現在兩國還沒有簽訂國書,就算是簽訂了國書,危須國主在大漢也是諸侯王的存在,回禮是應該的。
霍嬗一向都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
至于國書啥時候簽訂,霍嬗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反正不是近期,怎么著也得滅了大宛以后再說。
回完禮后,霍嬗轉頭看向張安世:
“都準備好了?”
“回大都督,都已準備好了。”
“行,那就出發吧,傳令官去傳令,虎賁軍前方開路,羽林與冠驪軍斷后,即刻開始出發。”
“諾。”
命令一下,整個場面開始沸騰了起來,大軍一前一后,簇擁著中間的危須國民眾們,開始向西南方進發。
此次的目標是焉耆的都城,員渠城。
危須是在近海的正北方,而焉耆是在近海的西北方向,尉犁是在近海的西南方。
此次霍嬗的出發路線是這樣的,先向西南行走,到達焉耆的都城員渠城。
然后在焉耆處理了那兩萬匈奴兵馬以后,帶著危須和焉耆的兵馬糧草一路向南,直接到達尉犁的都城尉犁城西北方大概三四十里位置。
至于為何不直接去城,這是因為在尉犁城西北方三四十里這個位置有一條河,渡河太麻煩。
而這條河,在后世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孔雀河,這時候的尉犁城和后世的尉犁不在一處,更北方一些。
在此處呢不會過多停留,帶上尉犁的兵馬糧草以后,直接一路向西。
然后一路過烏壘,龍臺,一路到達龜茲的王治延城。
這第一站呢,就是焉耆的員渠城。
說起這個員渠城,原本歷史上再過個五六百年,它就會有一個慘痛的教訓。
魏晉南北朝的北朝時期,北魏世祖,也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為了溝通西域,下令散騎常侍,成周公萬度歸,領五千涼州輕騎攻西域。
此人領軍直接一路打到了此地,擊破焉耆,龜茲等國,重新打通了西域,收獲奇珍異寶億萬以上,駝馬無數,直接來了一波肥。
在擊破焉耆的時候,直接從南邊進攻,那時候尉犁等國已經是焉耆的地盤了。
從南邊進攻,擊破左回,尉犁二城,直插焉耆的都城員渠城,然后在攻破以后,直接來了一波屠城,雞犬不留啊!
不過這一世有沒有,那就不確定了,歷史早已改變,但也說不準再出一檔子這個事,這是誰能說的準的事啊!
危須城和員渠的距離很近,六七十里地,若是沒有這些危須國民眾們,霍嬗領著兵馬,要不了半天就能到地方。
但是帶著他們,起碼要走一日的時間。
不過索性要等匈奴兵馬的到來,慢慢走,走個兩日,大軍就當休養生息了。
………
下午臨近傍晚時分,就在霍嬗這邊還在慢慢悠悠的行軍之時,李陵統領的鎮西一部和趙充國統領的鎮域一部,兩部此時已經合二為一。
他們老早的就行動了起來,這會已經推進了六十里之后在休息。
“大都督讓我們推進五十里,我們推進了六十里,是不是不太合適啊?”
趙充國有些擔憂的說道,他倆準備是再往前推進一下的,但是跑了十里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