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主萬宇,生前是東霖書院的先生。
按照陸言的理解,所謂書院的先生,無非就是和那些庠序學堂一般,擱里面教授學生和傳遞知識的人,三尺講臺,桃李天下。
但是東霖書院卻是不同于一般書院,其中的先生,意思是“先師的學生”,說白了,人家有自己的稱呼,而且非常高大上,怎么著呢?
圣人學徒。
東霖書院的人,以修習圣人之道為榮,尊崇至圣先師孔夫子,認為自己學習先賢圣人之理,便算是圣人的學徒。
但這也不過就是一個名頭罷了,難道朝廷、東霖書院之外的人就不修習圣人之道了?那陸言見著貢院秋闈的那幫考生,考的不照樣是四書五經、先師之言?
說白了,就是一個噱頭,相對于東霖書院這個“圣人學徒”,與之作對的閹黨一系也給自己封了個名號,叫“天子門生”,意思是以皇帝馬首是瞻。
陸言有些無語,不就是兩黨相爭嘛,弄得這么高大上作甚?
不過這些尚且不論,先說這位萬宇。
可還記得,當初歷皇怒極之下,把吏部尚書楊熏的絕命書刻成石碑,移送江南東霖書院。
說來也怪,這石碑送去之后,還真就被接受下來,現在還墩在書院的大門口呢!
按理說這種石碑擺在門面位置,那是一種莫大的恥辱,可書院眾人似乎完全不在意,就墩在那,往來人都能看到,也不知是一種什么心態。
當然,書院的為首之人不在意,不代表大家都一個態度,文人嘛,多少都清高,不少人就背地不服,暗罵朝廷、歷皇昏聵無能,自己一片真心喂了狗。
萬宇就是其中一位情緒最大的,他是實在氣不過,這才北上燕京,找朝中關系不錯的好友,問問這背后是怎么回事,哪個王八蛋陷害的。
那好友把楊熏的事,包括自殺,留下絕命書等等所知道的事都給他復述一遍,聽得萬宇一拍大腿。
“肯定是那腌臜閹貨,栽贓陷害,辱我書院名聲!”
這邊離去之后,心說自己只是個文人,且沒有官職在身,也沒辦法沖到皇宮去把魏忠吾指著鼻子臭罵一通,結果一身郁結,越想越氣。
不知不覺間,來到京郊的湖邊散心,恰巧天降一場大雨,湖中漲水,河岸濕滑。
這萬宇一個沒走穩,出溜一下,溺水而亡。
......
生平看完了,陸言沒發現這死因有啥不對勁,看來真就是意外。
碑林圖消失,給了這次刻碑的獎勵。
凡品一等,師道通明丹。
所謂,世事通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通明,即是通曉明理;師道通明,就是對于為師之道的通曉明理,大徹大悟,讓人真正明白何為師者。
陸言塞進口中,嚼著這枚丹藥,越嚼頭腦越清明,逐漸升起一股感悟。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古人有云,達者為先,師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陸言感覺自己仿佛已經可以開壇講課、受教傳道了。
......
第二天一早,陸言去了金銀胡同,找到了掌眼老七。
“陸先生,好久不見了,您可是又要出手了?”
掌眼七爺這里的“出手”,陸言以為是入手古董,實際真就是字面意思。
自從當初陸言靠手摸來鑒寶,又一口說中行價的事漸漸傳開,就有了“神仙手,黃金嘴”的傳說。
尤其是當事人,掌眼七爺,也不給人當掌眼了,整天在金銀胡同晃悠,閉著眼,就硬摸,給人家做舊的木器都摸掉漆好幾件,但始終沒能摸出名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