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皇也來了!”
陸林二人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出了錯愕,但也看到了意料之中的平靜。
曾經的太子登基之后,成為新的大宣皇帝,名號便是“光皇”,取此朝光復大宣失地之意。
當初京城傳出光皇起駕龍虎山的消息時,陸言早已出城,并不知道有這回事。
不過他此時看到了,也不意外,畢竟新皇初登大寶,哪怕是沒有這一場羅天大醮,那也會專門做一場類似的慶典,大赦天下,祈福萬民。
這種流程性的東西,每一朝皇帝幾乎都是必不可少的。
只不過諸多香客和賓客的注意力都不在圣駕身上,他們在意的,是羅天大醮。
很快,鐘鼓齊鳴,云煙繚繞,羅天大醮開始。
銅鈴聲陣陣,在一片異常肅然的氣氛當中,一名仙風道骨的老者緩緩從隱在云霧之中的山巔石階走下,面帶慈祥微笑。
“見過老天師!”
眾人齊聲躬身見禮,甚至光皇也從龍椅上起身,微微欠了欠身,以表尊敬。
陸言躬著身,玩味地看著一切,這就叫強龍難壓地頭蛇,這里畢竟是道都,是龍虎山,是舉辦羅天大醮的道門圣地,哪怕是皇帝前來,也只是客人,不能喧賓奪主。
一眾江湖高手和虔誠香客,禮敬天師而少有人特意拜會光皇,就足以說明天下道都的地位,也足以看出天下世家并非那么懼怕皇權。
當初陸言就從一些武行的生平中了解到,若非皇室在武力方面有泰山繡春刀一脈和諸多名門大派撐腰,便可能會被天下武道世家共同消滅。
如此看來,所謂至尊皇權,也不過是一些名門大派共同扶植的門面活罷了!
正這般想著,就聽到銅鐘九響,隨后就見有人擺好了三十六座大祭壇,七十二座小祭壇,對應道門之中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中間,則是一座異常宏偉的高臺,其上有一口方方正正的黑木長盒,被貼上了無數朱砂道符。
儀式所需擺放完畢,接下來就是念經環節。
經文無比冗長,陸言只知是什么《太上洞淵神咒經》,后續的內容也沒聽,索性站著閉上眼,緩緩牽引周圍的人道之氣來修行。
許久之后,隨著一股濃烈刺鼻的香霧襲來,就見那位老天師開始走動,邊走邊做出古怪的動作,一套古怪動作做完,便將手中桃木劍向前一刺,一盞祭壇上的宮燈就被點亮。
然而就在第一盞地煞燈被點亮之后,異變陡生。
只見天空莫名出現一副巨大畫卷,一只只仙鶴飛出,其中一只仙鶴啄滅了宮燈。
“放肆,何人破壞圣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