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排隊的三百多考生都過了龍門等候在大院后,此刻天色已經微微亮,有衙役走過來唱名,湛非魚領了試卷紙。
站一旁的小吏自然認識湛非魚,低聲提醒道:“卷子上有座號,湛小蒙童按照座號去入座,號舍在東邊第三間。”
“多謝。”道謝后,湛非魚看了一眼座號,想來有陳縣令照顧,至少不會分到臭號或者漏風的號舍。
其他人同樣開始找對應自己座號的號舍,有年紀小第一次參加縣試的小蒙童哀怨的看著這狹窄逼仄好似茅房的號舍。
入眼的是長四尺的兩塊木板,號舍兩邊墻體有磚托槽,上下兩道。考試時,兩塊木板分置上下托槽上,搭出一副簡易桌、凳。
“不得喧嘩!”不遠處的衙役高聲呵斥著,剛有抱怨的幾個考生再也不敢開口。
湛非魚把考籃里的抹布拿了出來,動作麻利的把木板桌和凳擦拭干凈了,把考籃里的東西一一拿出來放好,考卷則放在最右側,遠離了食物和水。
“肅靜!”衙役高聲喊了三聲,隨著所有考生都進入了號舍,考棚的大門已經關閉了,全場一片肅靜,無端生出幾分緊張感。
縣試有五場,第一場為正場,錄取的人數也是最多的,文子通順者即可錄取,而第一場沒通過的也不能考下一場。
湛非魚看著平攤在桌上的考卷,卷有紅線橫直道格,每頁十二行,每行二十字,發了兩張素紙當做草稿紙來用。
答題時,考生不得將答案寫于密封線外。
半晌后,鐵質云板被敲響三聲,縣試正式開始了,有衙役高舉著牌燈巡行場內,考題貼板巡回展示。
這一場除了一共五張卷子,前兩張卷子考的是帖經和墨義,只要是讀書進學的小蒙童,基本上都能寫出來。
后三題的題目都在考題貼板上,需要考生自己謄抄題目。
拿起筆,湛非魚快速的把考題謄抄到稿紙上,第一道是四書題:止于仁為人臣。
不說其他考生嘴角直抽,湛非魚也意識到縣試題目之難,這第一題就是一道短搭題。
容不得一眾考生抱怨,小吏已經舉著考體貼板走過來了,第二道題選自五經,《易經》《春秋》《詩經》《禮記》《尚書》各一道,考生可以選其中一道題來答。
第三題就是五言六韻試帖詩:明月于水。
確定名字、座位號都沒有錯誤后,湛非魚先開始寫的便是前兩張卷子的帖經題和墨義題。
這兩張卷子的題量不大,帖經三十道,墨義題十道,基本上所有考生在半個時辰之內都寫完了。
半個時辰后,活動了一下手腕,湛非魚準備答最難也是最重要的第一道四書題。
此句出自《大學》,“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大意是說:作為君主,就要達到仁愛;作為臣下,就要達到恭敬;作為兒子,就要達到孝順;作為父親,就要達到慈愛;與國民交往,就要達到誠信。
這一題上句截前半句,下句截后半句,題中“仁”乃指“君”所言,可題目卻把“仁”和“臣”聯系在一起,答題時就不得不粘結“仁”和“臣”來寫文章,關鍵點在于此“仁”乃“為人臣”。
不單單湛非魚在思考,其他考生同樣如此,剩下的時間來答三大題,時間是充裕的,要考慮的是如何把文章寫好。
這一道四書題若是答得好,說不定會被提坐“堂號”,等到第二場考試時就可以在陳縣令、趙教諭這些主試官面前答卷。
雖然監視更嚴,甚至可能有當場提問,但表現優異者,發案時的名次必定在前面。
而縣試的前幾名,只要真才實學,等到府試時,知府大人一般會照顧各縣縣令的面子,前幾名的考生基本都能通過府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