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爾果然又燃起了工作熱情,回到硅谷的第二天,他就把gpod的生產資料給弄了一套出來。
而亙古科技的人則是馬上又要再次忙碌起來,gpod可不是u盤那么簡單,這里面涉及到的零部件非常多。
所以采購部門的人最先行動,開始尋找可以做相關零部件的企業。
好在法德爾等人已經做了很多的功課,一些關鍵的零部件,比如屏幕、鋰電池,他們之前都已經找到了一部分供應廠家,現在要做的就是和這些供應商進一步對接批量生產供貨的事情,同時在華夏尋找是否有可以替代的產品用來節約成本。
然后負責生產這邊的,也還要和比亞迪對接代工生產的事情,真正要實現量產銷售,那也至少兩個月之后的事情了。
學校臨近期末考試了,緊接著就要放寒假,林曉主動的找上王明江,把亙古助學公益基金的首批62人名單拿出來,并且提出希望學校能夠參與一起協助完成這個資助,好讓這些學生不至于為下個學期的學費發愁。
具體的形式方面,是由受資助人與亙古助學公益基金簽訂資助協議,而學校作為見證者。
協議簽訂后,學校將每個學期把受資助人需要繳納的費用經學生確認后給到亙古助學公益基金,基金這邊直接把錢打到學校的賬戶。
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在畢業后三年或者五年把受資助的錢歸還到助學公益基金。
之所以把學校拉進來,而且不是把錢給到學生,而是直接打到學校的賬戶,林曉也是避免節外生枝。
這個世界的誘惑還是太大了,或許每一位學生最初都能把持住,但是當一次次從公益基金這邊拿到錢后,林曉不敢保證他們每一次都會把錢第一時間用來繳學費。
而且這當中,或許還不僅僅有誘惑,還有困難的逼迫。
所以,林曉就決定干脆直接打到學校,也算是把每一筆資助都定了性,那就是繳學費用的。
對于林曉的這個提議,王明江欣然贊同,不過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須打搞個簡單的捐贈儀式。
林曉也是欣直接答應,畢竟學校也需要宣傳,需要各種動態信息嘛,而且這也是個好事,對于亙古科技也是一個宣傳。
捐贈儀式定在了周三上午,在燕京理工的一個小禮堂里舉行。
王明江本來要求林曉和他一起坐在主席臺,林曉怎么都不肯,他覺得自己作為還是燕京理工的在讀學生,非常不合適。
最后是由楊冠斌作為亙古科技這邊的代表,坐在了主席臺上,反正他也是從燕京理工畢業的。
按照流程,王明江先講了開場,代表學校對亙古科技表示了感謝,然后是楊冠斌代表亙古科技致辭,學生安排了一個代表發言,最后由楊冠斌代表亙古公益基金與在62名受資助學生簽訂了資助協議。
本來到這里,王明江再講些話收個尾,今天的活動就結束了。
在活動開始后才進來低調坐在后方的林曉,也在等著整個捐贈儀式結束,然后自己就找上那名數學學霸董元九。
這時候,王明江則是突然的開口說道:“大家應該都知道,亙古科技其實是我們學校林曉創立的,這個公益基金也是他提議成立的,前段時間他還在網上火了一把,大家應該也想見見他吧。”
“大家掌聲歡迎,請林曉和大家聊幾句。”
隨著王明江的話落下,正在下方坐著的62人頓時開始一邊鼓掌一邊東張西望起來。
林曉雖然在學校已經很有名氣了,不過在座的這些人,還真有好些人都沒見過他。
畢竟他們平時要么在忙著學習,要么在忙著勤工儉學。
當然,林曉的名字和他的事跡,在座的人也都聽過。
“校長還搞個突然襲擊。”林曉心里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