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貴因為下戰書帖的“猖狂,現在已經成了一高的知名人物。所以一些東瀛的學生在看到留日生紛紛傳閱報紙上的連載小說后,也升起了幾分想要觀閱的心思。
一百份報紙,八十多份被白貴送人了,沒收一分錢。而剩下的二十多份很快就被好奇趕來的一高學生購買,很快銷售一空。
銷售二十多份報紙,也著實算不上什么熱賣。
畢竟一高的學生有著近一千多人。
站在輿論風口,白貴寫的大作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這就是名氣!
換成后世的說法,黑紅也是紅!
誰都想知道那個人到底能寫出什么。只要一部分人有購買的欲望,他成名的第一步也就算是打響了。
白貴這里報紙已經售罄,于是一高的學生紛紛找人前往東京訂閱,估計能有一兩百份。
三日過后,報社那邊,也給白貴回了信。
說是報紙銷售的形勢不錯,但主要還是各所學校的留日生購買,只有少部分東瀛人購買。這也很好理解,民進報在東瀛是小報,但在留學生群體中卻是“大報”,出了一個不錯的小說,都會購買一份。
然而在東瀛人眼里,顯然不會有這么多的優待了。
不過前景很好,報紙售賣給東瀛人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加。所以報社又加印了五百份。
信中除了給白貴這個主編兼作家匯報一些銷售情況,也有讓他回遞下一份稿件。稿費也郵了過來,是提前支付。
白貴也早準備好了三萬字的稿子,郵遞給了報社。
東京的郵遞系統很發達,一天就能抵達。
而這一天,也到了文學社聯誼的日子。
一高的文學社素來和東京都的女子高校,以及一些女子私塾關系不錯。
這在文學社中是很常見的事情。
既然是交流文學,就不可能故步自封。而文學社也是最容易和其他女子高校聯誼的。
私塾,則是東瀛舊時代的學校。
這和明清時本國的私塾不同,華夏的私塾一般指的是蒙學,啟蒙用的,比如白貴在白鹿原上的祠堂學堂,就屬于私塾。而東瀛的私塾,則是類似于白鹿書院這類等級能高一些的書院。比如慶應義塾,也是私塾,后來變成了慶應大學。
至于教導蒙學的地方,以前則是寺子屋。不過在維新之后,寺子屋被廢除,改為小學。
私塾在此時已經很少見了,大多只招收女子入學,傳授音樂、和歌、美術、洋學等等。進入其中的,多是本地貴女。
聯誼的地點在大作家、美術家岡倉天心的一所別野之中。
岡倉天心是東大首屆畢業生,和東大淵源很深,所以一般文學社的聚會、聯誼都會在他家開辦。
別野位于澀谷區。
比較僻靜。
一輛輛馬車從郊外馳來。
“美和兄,你和劍道社、柔道社那些莽夫應戰的時間也僅剩下不到四天了,你還打算來文學部參加聯誼?你就一點也不擔心失敗嗎?”
門口,東平三郎吃驚的看著白貴也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一前一后,間隔了幾分鐘。
只要參加文學社,都會收到一張請柬,至于來不來就看被邀請者的心思了。而文學社無疑是大社,里面能交往很多社會名流,因此也向來被人視作是必須參加的興趣社。
“一些劍道社的學長,我還是有把握的。”
白貴隨手從口袋里取出一枚一錢銅幣扔到了馬車夫的手中,當做小費,回應道。
東瀛日漸西化,也有了不明說的收取小費潛規則,這被視作是上流社會的風流雅事。如果不給,在上流階層眼中,是很丟面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