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其他道觀他或許不會清楚,但宗圣觀可是李唐皇室供奉的皇家道觀,他要是不了解一二,那么他這個皇帝的耳目未免屏蔽的也太過厲害了。
八氣二十四候,一百二十日。
侯少微煉制外丹如此長的時間,想要瞞住人也不太可能。
“陛下明察秋毫,臣這點微末心思果然瞞不住陛下……”
“師尊煉制的丹藥,臣……本想找一個適當?shù)臋C會,獻給陛下,但又怕朝廷百官說臣以方道蠱惑陛下,所以猶豫不決……”
白貴不露聲色的轉過話茬,說道。
封建王朝,當官的哪能沒有什么私心,只要私心在君王可以忍耐的限度之內,而且和君王的關系足夠親密,這點小私心不算什么。但要是進行過多的攀談,小心思也會出大問題。
冷處理最好!
同樣的,有私心才證明你是個人,會讓人更放心一些。
秦王讓王翦攻打楚國,王翦借口索要宅邸、賞賜等等,就是此故。
“此事不用擔心,朕不會宣之于眾,外丹的話,朕自己偷偷服食就行。”
“說出去……,朕剛剛竭力吏治,使朝政清明了一陣子,如果讓外朝得知,于國禍患太大,朕定然不會輕易向外人吐露。”
李隆基輕笑一聲,回道。
方外仙道蠱惑皇帝的事情,屢見不鮮,皇帝求長生而不得的事情也多見。但他又不是傻子,以白貴和金仙公主的聰穎,這外丹若是后患極大,絕不會輕易服用,而他也略知一些仙家秘事,僅看白貴的氣質,恍若仙家中人,人間謫仙,就知修道定然有成。此等外丹服用后,料想也不會出什么太大的后患。
“就以煉制你這個新制火藥為由,廣羅丹砂。”
“群相即使得知,也不會多加阻礙……”
他又補充了一句。
“陛下……”
“煉制新制火藥,確實需要用上諸多丹砂。”
白貴無奈,回復一句。
他也沒想到,李隆基和他想到一處去了。
他以煉制黃色火藥為由,唆使李隆基派人采集丹砂。而李隆基猜測到黃色火藥和外丹都需要用到丹砂,但黃色火藥用的丹砂應該并不多,故此想以黃色火藥為幌子,瞞著眾臣,多多采集丹砂。
皇帝也不是萬能的。
凡政令所下,也得給群臣一個交代。
當然,要是想做什么昏君,采集丹砂什么的都是小事,和宋徽宗采集花石綱一樣,民間怨憤,叛亂迭起。
但想做一個明君,這樣的行徑就不行。
“此事朕知道。”
“但外臣不知道……”
李隆基擺了擺手。
“等找個時間,這新式火藥也不好讓百官都知道,政事堂的群相過來一觀就行,有他們的威望壓著,一時開采九州礦藏,也無什么大礙。”
“有了此新式火藥,戰(zhàn)勝異邦指日可待,即使民間略有不滿,也能壓下去。”
他冷靜分析道。
采礦,無疑會浪費民力。民眾怨憤那是肯定的,但只要對外取得勝利,這一切的不滿,都會煙消云散。
“陛下圣明。”
白貴拱了拱手。
唐代的皇權還沒有明清兩代那么大,三省六部制,皇帝發(fā)出的指令,先是中書省擬旨,白貴以前任職的中書舍人就是負責此項,中書省擬旨之后,門下省審核,門下省審核過后,如果沒有太多的紕漏,才會交到尚書省去執(zhí)行。
尚書省統(tǒng)轄六部。
皇帝不經(jīng)審核發(fā)出去的旨令則為中旨,官員可以不予執(zhí)行。
所以想當一個昏君,得先費盡心思謀劃,將三省的主官換下,排擠出朝堂,然后任用只聽自己話的馬仔,這樣符合程序,才能肆意妄為的昏庸下去。
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