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數日。
白貴赴往吏部關試,此次關試,他就無須藏拙了。在吏部關試中,他考核上等,又因為進士科位屬前列,所以吏部任官時,給了他一個從八品旳門下省左拾遺。
左拾遺顧名思義,就是國家有遺事,拾而論之。算是隸屬于門下省的諫官,但和御史臺的御史有一定的區別。因為三省本來是內廷,而御史是外廷。所以左拾遺更多的是職司規諫皇帝,在日常中提醒(諫言)皇帝,查漏得失。
這個官職前途可期。
比從九品的秘書郎要更好一些。
譬如白居易,就是先任秘書郎之后,而后過了數年,才升遷到了左拾遺。
在得到這個官職的時候,白貴還有些不敢置信。畢竟絕大多數進士科的進士任職都是九品官,別看僅僅差了一品,但這可是差了好幾級。后來,他才得知,吏部之所以這般安排,還是因為他的書法被李世民看入了眼,所以調到了皇帝身邊,當了一個左拾遺。
銓選之后,還有五六日的閑置期。
很人性化。
但白貴還是隨大流的前往皇宮赴任。
他對大唐的官職早就門清。這左拾遺官職實際上挺清閑的,皇帝出行的時候,陪侍在皇帝身邊,監查得失就行。其余時間,就是待在側殿或者門下省的官舍內飲茶就行。
如果過了七八日。
白貴在皇宮中也逐漸熟絡了起來,亦到了能面見圣駕的地步了。
在陪侍君王之前,宮中負責禮儀的尚儀局等部門都會教導白貴這些新任官員一些宮中禮儀。比如碰到了皇后或者貴妃的時候,不能眼珠子直愣愣的盯著看,或者一些宮中的禁忌、稱呼問題,都要一一說明白。不然觸犯龍威,冒犯天家,可不是什么小罪。
這一日,早朝完畢后,李世民前往立政殿。
立政殿是長孫皇后的寢宮。
帝駕出行,隨行人員多了一個綠袍官員,李世民回頭望了幾眼。
“啟稟陛下,這是新科進士白貴,現在為門下省左拾遺。”起居郎褚遂良出列,對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點頭,看了幾眼,也沒多說什么。
過了一會,便到了立政殿。
除了起居郎褚遂良入殿,記錄帝王言行之外,其余官員、書吏,則在側殿等候。
不久后,有宮女傳喚白貴。
入殿。
殿內入眼可見的,除了宮女、宦官,還有李世民、長孫皇后之外,還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以及稍小一點的少女。
兩人皆是華服。
只不過少年眼睛卻直勾勾的盯著白貴。
“這少年胖乎乎的,長相不像是太子李承乾,那么應該就是魏王李泰了。而另一人,則是長樂公主李麗質。”
白貴心中暗道。
他來任職的時候,宮中女官已經告訴了他皇子皇女的大體長相。他一觀,瞬間就知誰是哪個皇子、皇女。
“臣……見過陛下、娘娘。”
他上前,躬身一禮道。
“愛卿平身。”
上座的李世民面容和煦,“今日招卿前來殿內,是因青雀和麗質想找一個書法先生,朝中書法大家雖多,但皆任要職。褚愛卿雖可行,但他是朕的起居郎,公務繁忙……”
“你的書法,朕已觀覽,甚愛之。可為青雀、麗質的先生。不知卿意下如何?”
青雀,李泰的小名。
相比較于虞世南、歐陽詢這樣的初唐書法大家,白貴現在的名氣不高。但若是教導太子,這兩人綽綽有余,教導魏王李泰的話,未免就有些顧忌重重了。李世民雖喜愛魏王李泰,但不會輕易給魏王李泰結黨營私的機會。
故此,魏王李泰想找一個書法先生,李世民就將此事推諉到了白貴身上。
短短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