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位nba‘少俠’出現在第二天位于銀座的宣傳活動現場,哈達威可憐的優越感被摧毀的蕩然無存。
格蘭特希爾也顯得目瞪口呆,這場面他們從來沒見過。
美國的人口遠不如東亞密集,兩位nba的喬丹接班人雖然都經歷過很多大場面。
但現在這個畫面…他是真的沒有見過。
整個廣場都被里三層外三層的圍繞起來,幾乎所有人都在激動的高喊著范希的名字,還有vp的口號。
超過九成是年輕人,而九成年輕人里至少有七成是女生。
對于日本年輕一代,范希就是從少年漫畫里走出來的絕世男主:英俊、強大、超高魅力。
范希在大洋彼岸最強籃球聯盟奪取總決賽vp的經歷成為年輕人頂禮膜拜的戰績,在日本人眼里,美國是至高無上的,黑人是籃球運動的主宰。
可是,這個俊秀的、看上去像個偶像的少年卻征服了nba。
這怎能不讓人位置瘋狂、驕傲。
范希昨天晚上就已經大概猜到今天會很瘋狂,因為他在酒店的電視里看到關于自己的介紹。
電視里的主持人雖然說的話他聽不懂,但那種激昂中二的語氣讓他感覺周圍一切都燃了起來。而且,最后還配上范希舉起vp獎杯的定格照片,打上文字:站在nba山頂の亞洲美少年!東方兇絕龍!制霸!!
范希用他的中文看出了電視里的日文。
但是,當他看到現場人山人海,數以萬計的人高呼他的英文名字或者中文名字,他還是感到有些驚訝。
旁邊的德爾菲娜告訴他:看來我之前做的民調還是有所偏差,一周時間,你的人氣又暴漲了。他們把你當成亞洲的驕傲,一個文化符號來崇拜了。
范希皺了皺眉,他感覺不僅僅如此。因為已經有激動的女粉絲朝著他扔貼身的罩杯。
這可嚇壞主辦方。
范希覺得自己像流量明星,那些女孩子顯然是將自己當成偶像來追捧。
美國人很難理解這種行為。
在西方文化里,追星這件事情遠不如亞洲瘋狂。
哈達威終于意識到自己昨天那百來號人根本不算什么,范希這才是真正的人氣。
他心里又覺得不平衡。
明明自己球技更高超,明明自己顏值更英俊,為什么這些日本女孩不對我如此瘋狂?
明明是三個人的宣傳活動,最終主角變成范希一個人。
只要范希拿著話筒,下面就是一陣陣轟動。
最后離開現場的時候,格蘭特希爾和安芬尼哈達威甚至被動成為范希的保鏢,掩護他離開水泄不通的環境。
nba高層對此高興極了。在酒店安排了數個專場采訪,讓當地電視臺逐個安排人員過來專訪,給足他們面子。甚至…格蘭特希爾和安芬尼哈達威都因此受益,nba進行捆綁銷售:采訪范希得搭配采訪希爾或者哈達威。
得給兩位喬丹接班人面子啊。
萬一這兩位中的一位成為日后nba的頭牌呢。
范希雖然人氣很高,但在籃球圈內,他的潛力被認為是三個人中墊底的。
但這不影響范希商業價值暴增。
斐樂品牌當場決定,要在亞洲加大范希球鞋的投放,增加廣告宣傳。
德爾菲娜也更有底氣,她在與日本企業的談判中獲得更大的主動權。
幾乎沒有花多少時間,她就談成兩筆生意。一個是佳能攝像機,一個是三菱汽車。
兩家廠商和范希達成全球代言合同。
未來兩年,范希每年都會從他們手里得到50萬美金的稅后收入。復出的代價僅僅是拍攝兩部簡單的電視廣告,以及允許他們在宣傳時使用范希的特定照片。同時,他們還要保證,范希的廣告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