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順著屋檐慢慢流下來,開始是一滴一滴的,漸漸地形成了一條條細線。
此時距離函谷關一戰,已經過去了月余。
函谷關一戰,大敗西楚霸王和五十萬聯軍,收降俘虜三十余萬,震驚天下!
至此天下再無稍大一點的反叛勢力,余下的星星點點,也只會消失在歲月長河之中!
要說這段時間發生的最大的事,那便是冒頓沒有死于戰場之上,即便是那么危急的情況,他依然活了下來,現在也活的挺好的。
然后便是那項羽,當日項羽被親兵救出,他曾派一將前去擒殺,最后騎兵追至山谷之中!
經過一番鏖戰,項家軍戰直最后一人,最后項羽自刎而死!
一代霸王的故事,就此拉下帷幕!
而他頒布的三條律法,修改刑法、減免賦稅、消除賤籍都得到了很好的執行,他能感覺到大秦的國力正在快速的恢復當中!
……
咸陽宮麒麟殿,正在議事。
扶蘇端坐在高臺之上,余下三公九卿皆排列整。
此時便有內官喊道:“有事起奏!”
此言一出丞相王館便挺身而出,只見他兩手相合,掩在袖子里,翩翩說道:“請陛下問?那三十萬降卒要如何處理?”
說起這件事,扶蘇計算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兵馬數量,剔除應征輪流服兵役的郡縣兵。
手上掌握的兵力如下:
本部長城軍團:騎兵四萬人馬,函谷關損失幾千人,補滿四萬。
宮廷禁衛軍:分殿禁衛軍和宮禁衛軍以及京師屯兵。
其中殿禁衛軍和宮禁衛軍共計一萬余,京師屯兵為函關谷五萬精銳,蕭關三萬戍邊將士,散關五萬老秦人子弟兵卒以及武關的兩萬守城精銳!
南征軍團:南征軍團號稱是有五十萬大軍,但是軍中真正的秦國人和老秦人并不占多數,其中包含了原六國之人,特別是和百越作戰,所以五十萬人中原楚國士兵就占了不少。
特別是大軍平定百越之后,始皇帝就發布了命令大軍留守當地“屯戍”的軍令,經過十多年來軍中不少人已經是半軍半民的性質,根據扶蘇的推測余下的精銳估計不到二十萬!
將這些兵馬都算在一起,也不過才四十萬大軍,而且宮廷禁衛軍以及京師屯兵是咸陽城的防線,是不能調動的。
這樣算起來,即便是他把南征軍團的二十萬大軍加上自己的本部長城軍團四萬人馬,加起來能調動的有生力量也不過才二十四萬。
這樣的兵力對于大秦這樣的帝國而言,實在是太少了,這也是他寧肯忍受著叛軍一直吃白食,也不愿意放走他們的原因!
至于章邯的十幾萬刑徒軍已經被分為屯田軍和基建軍了!
扶蘇收緊自己發散的思維,詢問道:“丞相是何意?”
王館諫言道:“兵者,國之大事也,死之生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今天下雖安,然不可不察,顧望陛下,抽其精銳以為兵,余者遣散回故地。”
扶蘇覺得這等意見很好,即解決了軍士不足的問題,又把那些吃閑飯的打發走了。
但這些叛軍本身就是造過反的人,如此輕易將人放回原地,只會顯得朝廷太過良善可欺!
扶蘇畢竟是經歷過后世信息爆炸熏陶的人,眉頭一皺便有了想法:“從叛軍中抽取半數精銳加入長城軍團,余者置入恒山、長沙、廬州三郡,永不的返鄉。”
永不的返鄉在古代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刑法,而恒山、長沙、廬州三郡分屬江南之地,這么多人口的加入,必然會強烈刺激到當地的發展。
作為后世之人,扶蘇自然知道江南之地的潛力,提前加注,就是為了讓它快速發展起來。
“諾!”
“啟稟陛下,臣有事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