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韓信之事,他已經被收押在監了,待回到京師,再行定論吧!”
眾臣們亦無不可,韓信雖然是個有本事的人才,但是他的罪名太大了,而且與朝中各派都沒有聯系,也不會有人出面去保他!
“韓信之事,讓朕痛心疾首啊!朕提拔他與微末,卻致使他對朕生出二心,諸位可否說說都是為何?”
額!這個問題要怎么回答,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并不是說你對人好,人家就會領你情的,人與人之間的區別,比人和豬之間的區別都大。
大臣們開始一番爭相表演,有從先賢古籍里找來案例講故事的,有根據自己貼身事實以身說法的,還有說自己在外道聽途說的,總之是說什么的都有。
治粟內史部丞汪暨觀察到陛下的神色一直沒有變化,便知道這些都不是陛下想要的,他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推測突然有了一個念頭。
“臣覺得,從韓信之事便可看出百姓心中并無家國之概念……”
扶蘇的眸子突然亮了起來,看來終于人有摸倒點子上了,便問道:“愛卿說說看!”
看到陛下的回應,汪暨便知道自己猜對了,趕忙把想到的話說出來:“回陛下,臣覺得此事便是在于傳播的不到位,試想如果能夠將陛下的威名事跡傳播于天下各鄉縣,叫他們知道陛下的雄才偉略,他們必然會被陛下折服的,自然也就不會心生二意了。”
扶蘇看了看汪暨,還算是個人才,雖然思想還很落后而且有拍馬屁的嫌疑,但是比起那些想都想不到的人也是要好些的!
“汪愛卿說的雖然不對,但是也相差不遠了,朕有感于百姓懵懂,便想教化與民,為此朕想編寫一本名為《大秦論》的書籍!”
大臣們這才明白扶蘇的意思,合著陛下你是想出書啊!
在大秦想出書與后世不一樣,后世想出書,如果你是知名寫手與發行商合作,那么自然是可以很輕松的出書,即便是你默默無聞的咸魚,只要自己肯出錢,也是可以自費出書的,只是這樣出的書是不能發行的,只能自己收藏,用來送人也行。
但是在大秦,這件事的難度就要上升到地獄級別!
如果不是有了墨仲行研制出來的紙張,便需要大量的有文化的人手,來手動的一刀一刀的雕刻竹簡,這一點有多難都不需要明說。
其次便是受眾,你需要是個有名望的人,這樣才會有人去買你刻的竹簡,還要慶幸他能看的懂你雕刻出來的文字。
眾所周知,雕刻是個手藝活……
第一點需要有錢有勢,因為文化人特別有價值,所以實力一般的基本可以pass掉。
第二點便需要你是個有名望的人,不然刻出來的東西沒人看,不是鬧著玩嗎?
所以孔夫子的論語那么經典,為什么不自己出書啊?還不是時代不允許!
當然身位扶蘇陛下,這些條件統統不成問題。
說到出書,蕭何就精神了,之前大家吵啊,鬧啊的和他沒什么關系,也就無所謂,但是出書就關系很大了。
前文講過了現在的大秦陛下,是沒有小金庫的說法的,皇莊所得還要用來補貼國庫,同此理陛下要出書,別處哪里有錢,還不是得國庫出。
蕭何出列說道:“回陛下,陛下想要教化百姓,乃是百姓之福,只是現在治粟內史空虛,此舉是不是緩一緩再說?”
扶蘇瞪大著眼睛看著蕭何,他沒想到蕭何竟然背刺他!
蕭何心里也是苦啊,但是他不得不上,天客樓那筆錢還沒到手呢,陛下你就想著要花出去了,戶部是真沒錢啊!
諸位大臣們不說話,看戲什么的最有意思了。
扶蘇沉吟了一會便明白了,蕭何和大臣們覺得扶蘇出這《大秦論》,便是存著每個百姓都發一本,讓他們有空沒空都閑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