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七月,時停一月有余的早朝,終于再次開啟了。
扶蘇再次坐在麒麟殿的龍椅上,看著朝中數量稀疏的大臣們,也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他以前只是覺得朝中官員太多了,大多都是尸餐素位之輩,想著少點一點也不影響大局,但是他想要的少點和現在這樣的少點是有很大區別的啊!
不過不管他怎么想,事情已經發生了,也無法返回了,只能堅定不移的往前走。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朝中響起來大臣們的問安,只是終究是空曠了些,再少些人的話就該有回音了吧!
計堅秉高聲呼喊:“有事啟奏!”
往日里的清亮叫聲中似乎也帶著一絲的凄涼。
三公對視一眼,最后丞相王館出列說道:“啟奏陛下,各衙門因人手不足,已經不足以支撐現在的形勢了,還請陛下審批一些官員來任用……”
缺人這件事確實很嚴重,不然也不值得丞相一而再的提出來!
扶蘇頷首,隨即又問道:“王愛卿說的問題朕也很清楚,只是朕已經昭告天下,今后的官員都會從科舉中選舉出來,如果此時審批了官員的名單,豈不是告訴天下人,朕言而無信!”
帝王的信譽重要嗎?那肯定是很重要的,如果帝王沒了信譽,那么朝廷的信譽就會岌岌可危,這是所有人都不會想看到的。
王館有些啞然了,三公之前竟然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直接跳過了科舉這個環節,他們還一直在用舊得方式思考,沒有理解科舉所帶來的含義。
“臣有事啟奏!”
扶蘇看去,原來是少府部丞居溫綸,此人在少府中也算是位高權重,只是以前表現的很低調,不知道現在為什么突然活躍起來了。
“愛卿請講!”
“回陛下,臣覺得既然朝中官員數量不足,那我們可以抽調天下各郡縣的官員入京,這些大人們熟悉政務、熟悉民物,自然可以支撐起朝廷的大船。”
居溫綸侃侃而談,他本來是個小遇即安的性子,心中已經沒有了在向上發展的目標。
畢竟他也就是剛剛勉強達到能夠入朝面圣的資格而已,朝中像他這種級別的官員還有好幾十個呢。
即便他有好的建議,好的想法,不是被上司奪走,就是被同事打壓,陛下真的能聽他這樣的一個小官員說話嗎?
但那都是以前了,自從發生了刺駕案之后,陛下大發雷霆,直接清掉了朝中半數以上的官員。
這個時候,他突然發現,他這個本來小小的少府部丞,竟然好像也沒有那么小了,更重要的是陛下的這個提議,他還提前有了想法!
從外地招人進京做官也是常態,只是這一次要招的人有點多,這其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處理,扶蘇有些意動。
“對于居愛卿的提議,大家有沒有什么見解?”
“回陛下,臣覺得居大人此言不妥。”
扶蘇話音才落便有一人站了出來,原來是廷尉部丞昝天和,看到兩人出列,讓扶蘇感覺有些奇怪,今日竟然沒有大人物頂在前面,反而讓下屬們先上,有些怪異。
“昝愛卿有何看法?但說無妨!”
“謝陛下!”昝天和出列看著居溫綸道:“方才居大人所言,要從天下各郡縣挑選官員入京,此法子雖然也好,但是此次京中官員缺口巨大。
如果全部官員從各郡縣里征調,則恐郡縣失去首領,與地方安寧無益;且各郡縣路途有長短,短的不過日,長的則需月余。
日便罷了,月余就太久咦,然而如果我等只調選近處的郡縣官員入京,則必然會引起遠方官員的不滿,非富耶!”
此時還不像明清時期,到稍遠一點的地方做官,就像是發配一樣!
“所以臣提議,陛下可審核一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