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一直都不是個很喜歡做計劃的人,但是人總是一步步的在進步,自從來到大秦時代之后,沒有手機電腦的影響,讓他有了大量的時間開始思考自身,然后他就有了做計劃的想法。
一般人做計劃,不過是在規(guī)劃一個人的未來,但是如果做計劃的個體是一個國家呢?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
所幸扶蘇在后世見證過,他見到一個東方大國在一個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下,變得越來越朝氣蓬勃,越來越富有活力,越來越積極向上!
“五年計劃?請問陛下何為五年計劃?”
陛下突然提出一個五年計劃,頓時讓在坐的諸位大臣們有些發(fā)懵,個人之間做計劃都是些平常的事情了,但是以國家為個體做計劃還是第一次聽聞。
就有些突然的感覺…
一個人有計劃的去做事情,才有可能把事情最好,一個國家有計劃的做事情,才能做出成績來。
歷朝歷代的執(zhí)政方針都是以維穩(wěn)為主,畢竟天下就是這么大,其他地方的土地又沒有奪取的價值,而且儒家的教義,便是以教化為主。
而國內的百姓,因為耕種的方式和土地的產量問題,人口不見得會有較大的增長,所以官員平日里的施政方式,便是哪里有問題便處理哪里的問題,這樣的方式自然又穩(wěn)又有針對性。
“諸位都是博學多才之輩,必然是知道計劃對于個人而言的意義所在,一個人有了計劃就會發(fā)生巨大的改變,個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國家乎?朕提出的五年計劃,便是針對一個國家而言的計劃…”
扶蘇提出一個五年計劃,便是要讓大臣們發(fā)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的嘗試去做一些改變,去完成陛下主持下的任務。
大臣們對于陛下時常吐出一些的新鮮詞匯,已經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了,但是說著說著就突然要改革了,這就有些草率了點吧!
雖然這個所謂的五年計劃,怎么聽都不像是一件壞事,但是任何一件微小的事情,放到一個國家層面上來說,就是一件大事了。
大臣們看向王館,便是希望丞相能站出來說說話,因為丞相乃是百官之首,在很多事情上代表的便是百官的意思。
但是丞相好像看不見眾人目光,一點也沒有站出來的意思。
見丞相不為所動的樣子,眾人又把目光轉向丞相的接班人…蕭何身上,蕭何頓時就有些無語了,你們看我干么?不知道我是帝黨嗎?指望我順著你們的意思去對抗陛下?
底下這些事,扶蘇自然是看的一清二楚,這種感覺就像是在課堂上,學生們在坐小動作,還以為自己做的很隱蔽,殊不知一切都被老師看在眼里!
蕭何最后還是妥協(xié)般的出列問道:“回陛下,臣等想知道這個五年計劃,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形式?”
很多看起來都挺好的事情,當真正實施起來之時,你才會知道問題出現(xiàn)在哪!所以家國大事,從來都是慎而又慎的…
扶蘇思忖了一下然后說道:“關于一個國家的長久計劃,諸位都能說上一二,這五年計劃便是長久計劃的補充。”
“譬如說,當今大秦的人口是一千七百多萬眾,而以我大秦現(xiàn)在的疆域而言,這些人口即便是再翻上幾倍,想要養(yǎng)活仍舊是不在話下。”
“五年計劃的目的,便是督促施政和實施單位,能夠有條不絮的把任務執(zhí)行到底,以確保長久計劃的實行。”
這樣一講,大臣們便容易理解的多了,但還是那句話,一個事情看起來往往是不錯的,但是只有真的執(zhí)行起來,你才會知道問題出現(xiàn)在哪了,而且朝堂上的這批官員,又有多少人是會真心實意的為百姓做事,還是個未知之數(shù)?
蕭何斟酌了一番說道:“陛下此舉自然是極好的,只是家國大事多少還是要慎重一些為好。”
扶蘇露出似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