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開局率長城軍團歸來
賁文彬在宮中與扶蘇陛下商議了許久,雖然大部分時候都是扶蘇在解答賁文彬敢于新聞局的疑問,但是結果還是好的,起碼賁文彬對于接下里的行動,已經有了一定的思想脈絡了。
地盤已經有了,接下里就是要把新聞局所需要的人手給招來,沒有人手的新聞部只是一個空殼子而已!
但是去哪里招人呢,這又成了一個新的問題,大秦時候的識字率是一個慘不忍睹的事情,但凡有點文化的,都能找到一份不過的工作。
而根據文件里對記者的要求可以看出,這不僅對個人的文化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更是對于能否吃苦,也是一種考驗,畢竟記者就是要到處跑的,一般的世家公子根本受不了這種苦。
賁文彬想了想自家的那些叔侄兄弟,好像符合標準的沒有幾個人,主要是吃苦這一項太為難人了,很多人是不能忍受的,所以關于人選的問題,他是一籌莫展啊!
賁文彬回到家里,就在一直唉聲嘆氣!他的妻子紀氏瞧見了忍不住問題:“大人因何事而嘆氣啊?”
紀氏乃是出生大戶人家的小姐,從小學了不少的東西,雖然與賁文彬的結合是屬于政治上的聯姻,但是結婚之后,兩人的夫妻關系越發的和諧了,所以一般工作上的事情,賁文彬也會與紀氏說說。
賁文彬想了想紀氏平常的表現,在政事上的處理手法,是不遜色與他的,只不過是女兒身限制了她的能力,于是便將煩惱說與紀氏聽。
紀氏聽完之后,立即就明白了問題的關鍵所在,說到底還是沒有職位的原因,如果每個做記者的能夠給一定的職位,那么肯定會有不如意的世家子弟愿意來做事的,畢竟不是每個子弟都能分到家產的。
紀氏感覺以扶蘇陛下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如果找陛下要一點小職位,大概率也是能要到的,但是怎么說呢。
沒有在第一次進宮的時候提出這個要求,如果現在又進宮和陛下說這件事情,就會顯得
個人很浮夸,不利于將來的進步,對于有志讓丈夫更近幾步的紀氏來說,這顯然是不行的!
那么那種又能吃苦,又有文化的人才,要從哪里去找呢?學宮。
學宮是先秦時期各國用來培育人才的地方,其中最最出名的學宮,那一定就是齊國鼎鼎大名的稷下學宮了,稷下學宮最鼎盛之時,可以說是被全天下讀書人所向往的地方。
作為培訓人才的基地,大秦也是有自己的學宮的,只是怎么說呢,顯然并沒有達到預期的那樣效果,能來讀書的都是有錢人有勢力的人,而他們的成長就會形成對文化的壟斷。
雖然是培育了一些讀書人,但是這些培育出來的人才,多是有錢人家的子弟,真正的世家子弟更相信自己家傳的文化傳播。
商人重利這是眾所周知的,商人的子弟也是以利益為優先,在大秦思想道理的發展還沒有進入到一定的階段,就連愛國類的書籍都只有一本《大秦論》,這種情況之下,你能指望商人家的子弟吃苦耐勞嗎?
對于去學宮招人的行為,賁文彬是心有疑慮的,但是他現在沒得選,只能前去碰一碰運氣再說。
大秦的學宮是建立在東貴坊的后面,這片區域寸金寸土可以看得出來,當初秦皇在建立學宮的時候,也是對其寄予了厚望的,只是后面表現出來的情況太拉跨,也就漸漸的淪為了魚腩之地。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賁文彬來到學宮,迎接他的乃是學宮的學正,面對朝廷的實權大臣,就算是學正這樣的清凈之人,也免不了一番客套。
兩人一番熱烈的商業互吹之后,賁文彬終于說出了此行的目的。
學正捋著自己幾寸長的胡須,思忖了片刻才道:“本來賁大人要辦的這件事,于國于民都是有利的,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