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無法保證自己手下的農民都有路虎。
至少現在保證不了。
所以對于大秦國的農民來講,他們主要還是以人力耕種為主。
這些農民利用自己的手去刨地,利用木頭農具去翻土,效率非常的低。
低到讓扶蘇無法忍受的程度。
但是他又沒有辦法改變這一現狀,因為沒有鐵制農具現代的機械化耕種拖拉機。
其實扶蘇覺得一年能種四十畝,那都屬于是大戶人家。
大部分農戶全家男女老少一起上,最多一年也不過耕種一二十畝罷。
即便是以技術先導的大秦帝國,很多普通農民,他的最高理想也不過是能有一頭牛。
即便這種理想,現在扶蘇也很難保證。
莊稼種植之前是需要被深翻的,翻土翻的越深,莊稼砸的越深,他的長勢就會越好。
在扶蘇的前世的時候,扶蘇家的農村因為有農用機械,所以翻土的時候一般都會翻到三十厘米以下。
可是扶蘇來到大秦帝國到鄉間考察發現這種情況是絕對不現實的。
如果一個普通農戶要把自己家的地翻到三十厘米以下,那他也就不用做啥,連一畝地都種不上。
所以對這些農戶來講,他們大部分都是稍微翻種一下便把種子撒進去。
這種莊稼有一個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特別容易倒。
只要有大風天氣,農民種的莊稼基本也就倒成一片。
所以扶蘇明白一件事就是自己曾經以為古代農民吃不上飯是因為地主的剝削和耕地不夠。
現在知道,這絕對是一種異常荒謬的想法。
真正現實的情況是即使你分給這個農戶家一百萬畝,其實他最多只能種三四十畝。
其他的只能扔到一邊,變成荒地。
而農民們還是吃不飽。
所以扶蘇的大秦帝國沒有地主。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大部分的農民連自己家的地都種不過來,誰還去會中別人家的地,他難道有毛病嗎?
扶蘇分給自己那些農民的地非常的多,也很夠。
可是他發現這些農民你不管給他多少地,他只能種那么一小塊兒。
于是他便知道這個時代是沒有地主的時代。
農業問題非常讓扶蘇頭疼。
增加糧食產量,躲避每年的饑荒也是扶蘇異常難受的任務。
因為他沒想到古代糧食問題竟然是這么難以解決。
他發現一個事情就是即便是那些貴族能夠雇傭很多雇工為自己種地,他們的土地產量也不是非常高。
扶蘇帶著自己的大學生去現場考察,那些大學生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原因。
但是作為老農民的扶蘇一眼就看出來原因的核心所在。
那就是土地沒有肥料。
扶蘇發現這些貴族們的地雖然有足夠的人力去打理。
但是他們的產量由于肥料的性質依然低的可怕。
他們也知道種地需要施肥,不過他們用的肥料就是普通的農家肥——人畜糞便而已。
但是一個關鍵問題,人畜糞便有時候不是很多。
貴族和鄰近城市的農戶,糞便數量可以得到保證。
但是偏遠農莊就沒有那么多人,也沒有那么多牲口,糞便是無法得到保證的。
這個沒有工業的時代,化學肥根本就沒有。
這就導致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扶蘇境內大部分的耕地一年只能種一茬。
因為土壤的地力不夠,土地必須種半年休半年。
扶蘇發現還有一個原因導致產量上不去。
那就是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