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扶蘇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才派往西域。
由于通往樓蘭和波斯國的商道日漸繁榮,在這條道上的很多小的城市,目前已經發展起來。
變成貿易相對發達的地段。
隨著那里的人口越來越多,經濟越來越繁榮,糾紛也會越來越多。
而當地的官員卻沒那么足夠。
畢竟很多人心里能夠在咸陽為官是第一等,帝國東邊為官是第二的。
在帝國南邊為官是第三等。
最末的才是在帝國西邊。
現在扶蘇只能發動自己手下那些大學生為西部貢獻青春。
扶蘇第二年招一大批文學生。
這些學生學習大秦法律、學習治理經驗、為官之道、學習歷史,這些人未來都是要派到西部的。
在他們上學的第一天起就對他們說,未來你們是要到西部為官。
因為那里現在非常缺乏人才。
當然到那里為官也有一定的年限,最短要五年。
如果五年以后你不想在當地繼續為官,可以向上級機關打申請。
上級機關視情況將服務年限已到的大學生調回大秦帝國內陸。
……
在大秦帝國范圍內,尤其是帝國東邊那些貴族勢力盤根錯節。
曾經那些地方都是六國屬地。
那里的貴族扎根于此上百年,甚至一些原來的六國皇室仍然扎根在當地,成為當地的一大勢力。
扶蘇仍然覺得現在自己在那里推進改革十分的困難。
因為那些地方本身就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定。
而且那里的貴族和舊皇族之間聯系十分緊密。
他們對于咸陽下達的指令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雖然那邊比較富庶,每年上繳的稅收占帝國稅收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可是那些地方扶蘇看來卻有些不受管束。
基于這些原因,扶蘇才把經營大秦帝國的北邊和西邊作為他的執政重點。
尤其是當前的西部大陸已經修建完成。
羌國暫時也平穩下來。
波斯國的生產建設兵團現在發展迅速。
有些士兵甚至已經在當地扎根生孩子了。
這些都是扶蘇的發展新方向。
扶蘇認為,把西部搞定,把北部搞定,未來再往南部的百越和南越徹底穩固住。
那對于大秦帝國的東部,那些舊貴族也會跟著一起改變,對于他們來講不改變不可以。
西部的一些地方十分荒蕪,甚至很多地方杳無人煙。
但是對扶蘇來講那些地方也有很大的改造價值。
尤其是有些無人認領的耕地,扶蘇在考察之后認為一旦修好水渠完成好灌溉,這些地方完全能夠成為一塊良田,作為產糧區。
扶蘇從帝國的東部和南部征召一些志愿的農民填充到西部和北部這些地方。
原來土地貧瘠但是現在扶蘇卻對它進行改造。
尤其是灌溉渠區之后,很多地方都已經完成耕地的集體化改革。
一些東邊的奴隸和流民也都被扶蘇集中到西邊。
在這些已經改造好的耕地上扶蘇要求他們在這里完成耕種。
扶蘇給他們每個人都分配一塊地。
這塊地為國家所有,但是為那些農民所用。
地上所長的糧食、每年的收成除自用以外,其余可以賣給國家。
這樣一來這些人紛紛的扎根于此。
對于他們來講這些都是新地,也是自己得到傳承的第一塊兒農田。
他們和那些主動交出自己土地的農民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