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在河套平原推行集體耕種政策的時候,沒有任何碰到一點阻力。
所有的河套平原農民全部擁護和支持相關的改造。
當地官員從黃河引流進一些灌溉區,現在已經灌溉到農田的各個角落。
對于容易發生黃河改道的那種內澇,當地官員也新建一些水壩護欄。
扶蘇在聽到官員匯報時覺得,以現在的狀態來看,明年自己將徹底告別糧食危機的困局。
如果河套平原的產量實現翻翻,全國都將實現糧食自給自足。
為支持扶蘇的農業技術改革向全國推廣,而此刻一座中型煉鋼廠也建成投產。
這個煉鋼廠就建在距離咸陽城稍遠的耒陽。
因為那里有一座鐵礦,而且還有一座煤礦。
是一個天然的工業區。
現在鋼鐵產量也有長足的提升。
秋季過后,全國糧食入庫,扶蘇看著那些產量的報告很欣慰。
今年大概不會再有糧食問題,而且扶蘇仍然沒有停止向帝國西部輸入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民和奴隸。
扶蘇預計在今年進入冬天之前會有四十幾萬人進入帝國的西部。
而那些西部的農田經過自己的農業技術改造之后,已經有很大一部分完成溝渠的建設。
而且土地也有長足的恢復,之前荒廢的水利設施,在自己的大額投入之下也進行修整。
根據一些官員上報的數據可以知道。
現在只要當地的糧食可以讓那些遷入的流民在第一年能夠活下去。
那么他們就可以在當地生存連續生存下去。
因為那些耕地產量十分出乎扶蘇的意料。
在完成灌溉以后,即便是一些貧瘠的土地,產量也足夠當地勞作的農民一年的口糧。
按照這種情況來看,這些曾經杳無人煙的西部,在未來甚至可以吸納近百萬的人口成為相對繁華的區域。
帝國南北方的官員們在整理著秋收后的各種數據。
他們將這些糧食產量匯總之后報告。
結果以紙質形式送往咸陽。
現在扶蘇對待數據的要求依然是和之前一樣。
那就是簡單明了。
所以這些官員已經習慣這種匯報的形式。
上報的數據十分簡單,就是據實稟報,沒有任何的浮夸。
這些官員知道即便自己虛報數目,也會很快被扶蘇發現。
皇帝精簡文風的這種做派已經影響到帝國上上下下所有官員。
對于曾經經歷那是叛亂活下來的百姓和官員們來講。
現在帝國好像已經逐步的回到正軌之上。
糧食在今年也得到大豐收,年初的全國饑荒,在現在已經得到徹底的解決。
而且扶蘇還順便將東邊那些流民問題給搞定。
在一些官員看來自己的皇帝現在可能真的是想要穩定發展,而告別曾經的窮兵黷武。
但雖然國家一片欣欣向好,可是在這一年里也發生很多新的問題。
對于扶蘇來講,他的文官體制改革推行的是太順利。
一些地方官員仍然不在扶蘇的控制范圍之內。
現在咸陽城之內的政令不出咸陽,這句話已經傳到扶蘇耳朵里。
在皇帝看來他推行的一些政策根本就不出宮門。
說好的一些改革方案推行到地方以后根本就得不到實施。
扶蘇找來蕭何和陳平來研究為什么發生這種事。
經過兩個人的分析,扶蘇覺得現在自己的大秦帝國內部可能發生著一種新的官僚體制蛻變。
永樂親王叛變的時候,扶蘇覺得那只是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