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一起來到樓下,李明翰打開ls400的后背箱,小范在幫著往外拿禮盒。
“這不只粽子、綠豆糕吧,還有二聽茶葉?”張瑜英還是很謹慎的,拆開了一盒禮品。
“茶葉一共就二兩,這一份總共二百塊錢都不到,主要是包裝漂亮,張處您處里一共幾個人?”
“我們處九個人,拿九份就可以了,李主任車不錯啊,你們公司給配的?”張瑜英看了看禮盒,問題不大。
“哪能呢,朋友的車,今天剛好順便,就給借了一下。張處,明天晚上吃飯,大概多少人啊,需不需要再準備一些粽子,也算處里給下面區縣的節日慰問。”李明翰試探道。
“三桌人吧,不到四十個,隔壁酒店的桌子大,一桌能坐十二個。
主城區的不住酒店,估計也不會留下來吃飯。主城區的這幾個所長應該你都認識的,不需要我介紹了吧?”
說到主城區的所長,張瑜英的神態有些玩味。
“那我明天準備四十份粽子,先給送到吃飯的包間,酒席處里給安排了,酒需不需要辦事處給準備一點,要不明天我再帶幾箱酒過來。”李明翰裝著沒明白張瑜英的表情。
“李主任準備什么好酒啊。”
“哪有什么好酒,能讓領導們喝的開心、盡興最重要。”李明翰笑著裝傻。
“行,我就先替下面區縣,謝謝李主任的熱情,明天你到了打我電話,我讓小范幫你、一起把東西送到包間。”
張瑜英之所以這么爽快的答應,是因為剛剛上任,處里第一次請下面區縣的同事聚餐,一百多塊錢一盒的禮品正合適。
至于酒,反正李明翰不會準備差的,也就不再細問了。
上樓拿著禮盒里、剛拆開的茶葉泡了一杯,感覺還不錯。
多的一份禮盒,張瑜英留了一聽茶葉,其它的就讓小范分給正在處里的同事嘗嘗。
隔壁傳來的聲音表明,味道不錯,這個李主任的禮物用心了。
坐在辦公桌前,張瑜英在心里比較著何新巧、李明翰二個辦事處主任的差異。
按理說,何新巧的表現已經很優秀了,可和李明翰一比較,差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老話說的好: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李明翰知道自己剛上任,需要盡快的和各方面打理好環節,包括自己的下屬。所以送粽子,就是按處里人人有份的標準來的。
自己剛剛透露,明天想以處里的名義,招待一下區縣的同志。他順勢就把給區縣的禮品也給安排了,還安排了酒,不愿意說,但一定不會差。
這個李主任,凡事都能想到人的心里去,而且做的都是那么自然,讓人感覺不到刻意、突兀。
不怪那天、劉長春那么袒護他,連老郭這個老狐貍,都愿意給他打掩護。
這么看來,這次下去調研帶著他,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最起碼拼酒的時候,不用擔心了。
李明翰愿意這么投入,主要是幾點原因。
一是前世何新巧,就是因為和張瑜英的關系不一般,才笑到最后的。所以,處里并不像張瑜英剛剛嘴上說的,對公司的設備銷售幫助不大。只是具體有什么措施,李明翰現在還不知道。
二是以現在自己的收入,這點投入根本不算什么,哪怕就只是和底下區縣的領導認識一下,二十多個區縣呢。
自己最少一半、從來沒接觸過,只要里面有半個田科,自己都不會虧本,而且肯定有賺頭。所以,有什么好擔心的。
至于為什么送禮物要選擇,二千塊的禮物、送處里人人有份。而不是單獨二千元的禮物,送張瑜英一個人,這就是李明翰幾十年的閱歷,在起作用了。
新上任的領導,絕大多數對經濟上的要求、是比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