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伯,您好。”李明翰坐在伊老漢寬大的辦公室里,伊公子陪坐。
“早就聽說過你,今天一看果然是一表人才啊。”老漢的心情明顯不錯。
“您謬贊了。”
“喜子常跟我說起你,以前公司的事他是一點都不關心,我這個年紀了,也不知道幫我分擔分擔,最近不錯了,那個新項目公司的評價很高,我要謝謝你啊。”
“男人嗎三十而立,我比喜總大兩歲,不也是今年才開竅。從年齡上來說,他比我還早了一年呢。”
“哈哈,不怪他們都說你會說話。上一回開會,我和李高遠在一起聊到你,他對你的評價很高哦。”
“這次,還沒來得及去謝謝李叔呢。”這邊電話才掛,那邊人家電話就到了,何卉回家后何老漢把事情的經過都說了。
“關心小輩是應該的,你這不也是見義勇為嗎,這種正義的行為值得關心和倡導。”伊老漢的水平真不是蓋的,明顯會開的不少。
其實我就是覺得自己的小媳婦被欺負了,必須弄它,不過這個話李主任不會說出來的。
“聽喜子經常念叨,李主任紙上談兵的能力不一般啊。上回給李高遠談了個學校,一下子就把問題解決了,怎么樣也給隆申談談。”伊老漢開始切入正題了。
“上次的初衷,就是幫強子出個主意試一下,也沒想到能有這么好的效果。
其實能有這樣的結果,是各方面的原因,天時、地利、人和都有。
如果不是他們小學這么擁擠,李叔他們房子質量蓋的本身就不錯,成效不會這么明顯。
結果功勞倒是讓我一個人占了,最后李叔大氣,我也是人窮志短。”
李明翰側臉看了一眼伊總,伊公子一付我幫你都是說的好話,你還想咋地的表情。
“國內應該已經有一些城市,把禁摩提上日程了吧。不過山城應該不會,這么多的廠家,占全國的半壁江山。
隆申是不是也有,去南邊國家開廠的計劃?”看著伊老漢和李高遠一樣期盼的眼神,不說點不行啊。
“我們越/南的工廠,已經開始建設了。但是國內的市場,才是最重要的,大的環境不得不讓我未雨綢繆啊。”說著看了一眼伊公子,伊喜把頭一轉,裝著什么都不知道。
“隆申已經準備進入汽車市場了?”
“目前還沒有這個計劃,但遠期的看還是會進去的,小翰有什么建議嗎?”
“如果能不進就不進,集中所有的力量就發展摩托,盡快的攻克大排量的技術難關。盡早的做到產品差異化,在細分市場里找利潤。如果必須進,遲進不如早進。”
“哦,你不看好隆申進汽車市場,能說說原因嗎?”老漢有了興趣。
喊你來就是要聽干貨的,紙上談兵至少你要有兵,不是聽你紙上畫弧的。
“至少我沒有看出來,隆申進入汽車市場有什么優勢,相比于造冰箱、造電視、或者一無所有,就只有資金的其它企業。”
“我們有成熟的管理團隊,對于機械加工和內燃機,相對熟悉的熟練工人。包括我們的一些廠房和配套設備,稍加改進都是可以用于汽車制造的,這難道不是優勢嗎?”老漢皺了一下眉。
“在我看來不夠,甚至完全沒有。
先說管理,中下層的管理進入汽車行業能無縫對接嗎?肯定不行。
不說和世界上主流的車企比,就國內的合資廠家,隆申能比嗎,一樣的需要職業培訓。一個管理摩托車生產線的,一個管理電視機生產線的,去培訓管理汽車生產線。
哪一個會更優秀,取決于這個人的基本素質,而不是以前所從事的工作。
再說工人,相比于摩托車制造,汽車的生產自動化的程度更高。
一個從事五年摩托制造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