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
隨著六部要完銀子后,這一刻,武將們出聲了。
一句北伐,讓朝堂的氣氛瞬間凝重起來了。
開口說話之人是一位侯爺,曲周侯。
他先起個調。
詢問女帝,可否討論北伐。
之前不討論北伐,是說國庫沒銀子了,現在有銀子了吧?
可不可以再北伐呢?
“侯爺!如今大魏還不適合北伐,國庫雖然有銀,可大魏百廢待興,若再興北伐的話,只怕是一筆天文數字,這七萬萬兩堅持不了多久。”
“北伐不可興,得以大魏民生為主。”
顧言認真起來了,他直接開口,否決了北伐。
是,大魏現在有了銀兩,可問題是不能北伐。
絕對不能北伐。
一旦北伐的話,這七萬萬兩根本不夠,除非你能保證半年之內攻下北方,殺光蠻夷,不然的話,北伐會拖垮大魏的。
再者,好不容易大魏有了銀兩,很多事情都要做,還輪得到北伐?
“哼!”
“沒銀兩的時候說沒錢,有銀兩了還說不能北伐?你們這些文臣儒官,一個個都是慫包,北邊蠻夷如今又開始重整旗鼓,在邊境叫囂。”
“若是我等再不出擊,等他們休養(yǎng)生息好了,到時候又是靖城恥,那個時候誰上去?讓你們這群文臣上去?還是讓大儒過去在城門口怒罵他們?把他們罵死?”
曲周侯極其不客氣地罵道。
態(tài)度堅決。
“曲周侯,你說歸說,牽扯我等儒生作甚?”
孫靜安皺眉,這般說道。
“那你們支持我們北伐嗎?”
曲周侯問道。
“不支持。”
孫靜安給予回答。
“那不就夠了,罵你們有錯?”
“一群慫包,本侯最近得到情報,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在暗中送大量資源于北方蠻夷,要不了多長時間,這些蠻夷就能殺回來。”
“與其等到北方蠻夷殺來,不如我們主動出擊,雖然會付出慘痛代價,可至少能壓垮蠻夷,讓其三十年不敢犯我大魏。”
“不除蠻夷,大魏根本沒有安定發(fā)展之日。”
曲周侯聲音洪亮,他的話沒有半點錯。
北方蠻夷如今虎視眈眈,雖然七次北伐,打的他們傷筋動骨,可架不住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偷偷給資源啊。
這兩個王朝恨不得給這北方蠻夷送一半國庫,就是希望北方蠻夷能夠快點恢復,然后再殺回大魏。
到時候大魏要么求助他們,要么被北方蠻夷打上京都,那樣的話他們就可以揮軍而下,打著幫大魏的名號,乘機搶各種好處。
要是運氣好的話,把大魏吃下來也不是不行啊。
所以武官一致認為,大魏的確需要發(fā)展,可問題是人家不讓,你現在不解決北方蠻夷這個禍亂,等個年,人家打過來了,到時候靖城恥再顯。
“曲周侯此言沒錯,但若是再打,能不能贏是一個問題!贏了以后,大魏就徹底空虛了,蠻夷是除了,可其他異族呢?他們難道不會虎視眈眈我大魏?”
“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他們難道就不會出手?”
“再說句大不逆的話,一旦北伐,萬一出現內亂呢?”
戶部尚書顧言的聲音不大,可卻振振有詞。
想打仗可以。
可問題是有沒有考慮大魏現在的情況,打贏了又能怎樣?北方蠻夷有什么資源可以拿?
最可怕的就是,這邊北伐剛剛開戰(zhàn),打到一半了。
發(fā)生內亂,其他異族小國聯合起來一起搞你。
大魏江山就沒了。
而且一旦戰(zhàn)亂,民心必然失調,即便你再怎么去解釋,再怎么去說,可對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