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讀書人風起平安第一百二十七章:朝堂水太深,工部尚書你把握不住啊!守仁堂。
陳星河看著已經遠去的華星云,一時之間不知道再想什么事情。
“師兄。”
許清宵喊了一聲,陳星河也回過神來了。
“清宵師弟,記住,這人一定不能深交,虛與委蛇可以,其他的不行。”
陳星河再次跟許清宵強調一句。
因為他愈發覺得,這個華星云有問題。
“恩,我明白。”
許清宵不傻,華星云有如此威望,三年前在京都的威名不弱于自己,而且更是背靠大魏文宮,苗根正紅的人物,長得有這樣俊美,妥妥就是主角的面板。
這要是不狂不傲?
那主角他來當,自己現在回鄉下種田去。
十年社會毒打告訴許清宵一個事實,但凡是那種第一次見面,對方成就不弱于你,或者是比你高的人,上來就是噓寒問暖,各種友好,這種人不沒安好心,但絕對不可能是真心朋友。
朋友是什么?從最開始的普通到逐漸熟絡,然后再到無話不談,交心交底。
這種人?不是壞人也絕對不會是好人,至少給自己的感覺是這樣。
當然事事不能想的太絕對,萬一人家是個好人呢?
但這年頭,好人活不長啊。
許清宵回到書房內,開始繼續鼓搗自己的東西了。
對于大魏的發展,還有很多路要走。
水車糧產、九年義務教育、高速公路、全面溫飽。
哪一個不是重要的事情?
哪一個不是提高大魏國力的事情?
哪一個不是贏得民心的事情?
別的不,只要自己敢出九年義務教育,天下百姓估計要喜極而泣了,如果自己是皇室一脈,估計恨不得自己當皇帝。
不過九年義務教育這東西太大了,最起碼以現在的大魏扛不住。
真要做了,每年至少七八萬萬兩白銀補貼進去,甚至只多不少,畢竟九年讀書不花錢,這是什么概念?
而且想要做到這個程度,不僅僅是國稅要多,而且經濟也要繁榮起來,否則的話,還是不行。
眼下還是得圍繞著糧產來做功夫。
水車的事情,理論上應該是解決了,那么依靠水源,大魏糧產至少翻倍起步。
但這還遠遠不夠。
如今的大魏,就如同暴風雨的船,隨時可能會被打翻。
句不好聽的話,要是明天突邪王朝或者是初元王朝向大魏開戰,許清宵都不會太驚訝,因為大魏的底子,太虛了。
所以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兩件事情要做。
第一,真正可以量產的種子,土豆,紅薯。
第二,可以讓糧食更好生長的有機化肥。
第三,新的稻種,目前大魏的稻種是兩季稻,如果能找到三季稻,四季稻,這就是直接性的翻倍。
解決以上三個問題,大魏所有的危難直接少一半,距離女帝叫自己爹更進一步。
當然最主要的是,自己也可以享受一段悠閑生活了。
所以,對比這件事情,朝堂之爭,許清宵看淡了不少,當然前提是沒人招惹自己,如果有人招惹自己,許清宵不介意請他下線。
守仁堂內,許清宵收回了心神,開始了新一輪的制定計劃。
而與此同時。
大魏文宮。
此時,文宮當中有不少人再等待著華星云的到來。
自華星云要回歸大魏京都,可以文宮所有人都翹首以盼,恨不得華星云早點來。
畢竟最近一段時間,大魏文宮當真是有些憋屈。
自從許清宵來了京都以后,大魏文宮這段時間的確很憋屈,動不動有異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