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一年。
八月三十。
大魏宮廷,大殿之外。
女帝壽誕,算得上是大魏新朝以來最為隆重之事。
禮部為此事忙得焦頭爛額,各種儀仗,包括各種用料,以及等等關于禮儀上的事情,都需要用心去做。
甚至包括旗幟的花紋,都需要全新設計,既要亮眼又要體現大魏威嚴,又不能太過于霸氣,還要符合壽誕主題。
就光這種東西,禮部就想了大半個月。
不過一切還好,今日總算是全部竣工了。
“鎮西王送來賀禮!紫玉珊瑚樹一棵,祝陛下萬壽無疆。”
“周平王送來賀禮!太和籽田古玉,祝陛下萬壽無疆。”
“南鄰王送來賀禮!黃山古血石,祝陛下萬壽無疆。”
大殿之外,太監們收著賀帖,大聲吆喝著,一件件珍品送入皇宮內,每一樣東西都是有市無價的寶物。
而殿內。
女帝聽著這些賀聲,神色卻顯得無比平靜,對于這些賀禮,她寧可希望直接送銀子,這樣更實在一些。
大魏藏寶閣內,到處都是這種東西,珠寶玉石,奇金字畫,堆積如山,都是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至于殿外。
禮部尚書和刑部尚書都有些心事重重。
“王尚書,怎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啊?”
陳正儒開口,今日是陛下壽誕,誰都可以心事重重,王新志不能心事重重啊,萬一有什么事沒搞好,那就要鬧出笑話了。
“哦,沒什么,只是想回禮之事。”
聽到陳正儒的聲音,王新志立刻開口,從心事中回過神來,如此說道。
“回禮的事?”
“對了,此事你還沒有跟我們說,你打算回多少?”
陳正儒好奇問道。
不僅僅是他,顧言也湊了過來,眼神兇惡道:“王尚書,丑話說前面了,超過二百萬兩銀子就免開尊口,老夫不會同意的。”
顧言完全就是守財奴,事先說好,就兩百萬預算,而且還要看合理不合理,他要審查的,不行就不給。
掃了一眼顧言,王新志懶得理會,而是看向陳正儒道。
“守仁已經準備好了回禮。”
王新志如此說道。
此話一說,六部尚書都有些好奇了。
“守仁準備好了回禮”
“守仁給你準備了什么東西?”
“怎么又扯到守仁身上了啊?”
眾人實在是沒想到,許清宵連禮部的事情都插手了?
“他讓我回點特殊的禮物。”
“萬國使者送來豬牛馬羊,以及一些玉石寶器,回銀兩太俗氣了,清宵作畫,太平詩會圖,外加上將進酒賦詩,以及他的蓋章,各國使者每人一份。”
王新志回答道。
這話一說,眾人微微皺眉。
“守仁寫的了這么多嗎?”
“親筆落名嗎?辦法雖然好,但感覺還是有些得不償失啊。”
“是啊,各國使者一份,這就有些夸張,如今守仁的字帖,據說京都有人愿意開十萬白銀收購。”
“何止是十萬兩,他的落名,三千兩白銀有人要。”
幾人開口,并不覺得賺了,反而覺得有點小虧。
但王新志搖了搖頭道:“你們放心,不是守仁自己寫,他寫好了原本,讓人拓印,落款都是蓋章,就他的印章,禮部拓了二十塊。”
“用都用不完。”
王新志如此說道。
當下,六部尚書不由忍不住笑了。
這是什么跟什么啊,你說你許清宵親筆落字,最起碼還有點價值,拓印版的,就算拿出去賣,頂破天幾千兩白銀。
再加上一國一份,就更貶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