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工部尚書李彥龍和禮部尚書王新志算是比較平靜的,對于工部來說,一旦戰起,工部就要忙活起來了。
不過好就好在,因為建造水車之事,工部培養了一批新人,目前是完全夠用的。
禮部尚書王新志想法就更簡單了點,打就打吧,無非是多準備一些東西罷了。
什么殉葬之物,什么服飾之類的。
哦,你問給誰準備的?
肯定是給異族國君他們準備的啊。
用來干嘛?用來羞辱他們的啊。
還能干什么。
都到了這個地步,那就是死戰。
既為死戰,大魏怕過誰?
他是禮部尚書,而禮部是搞什么的?搞的就是外交?
王新志更加懂得外交的底氣來在何處,就是刀劍之上。
打,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
但不打,一定不是一件好事。
六部尚書的態度隨著許清宵一聲令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這就是大魏的臣子。
既然要打,就不會有一個慫的。
而武官一脈,早已經要敲鑼打鼓了,這些日子來,他們幾乎夜夜睡不著,恨不得策馬前往異族,殺光這些狗日的東西。
可問題是,大魏遲遲不表態,許清宵更是連寫三封警告旨,在他們眼中,這已經是軟弱的表現了。
甚至有些武官都大罵這些文臣,把許清宵教壞了。
還有的武官,覺得許清宵是不是被打沒了心性?對內殺伐果斷,對外軟弱無力?
如果不是幾位國公死死壓著這幫武官,只怕真會有人去找許清宵麻煩。
不過,現在好了。
一切都好了。
許清宵代替陛下擬旨。
大魏!
宣戰!
一時之間,所有武官整理好衣冠,便朝著大魏宮廷走去,所有列侯齊齊出發,因為這一戰,他們必須要見證這一刻。
這歷史的一刻。
大魏宮外。
六部尚書,九大國公,近三十多位列侯齊齊到了。
包括大魏文宮的儒臣也在第一時間到了。
所有人在宮外。
而與此同時,宮內太監的聲音也隨之響起。
“陛下有旨,宣百官入文華殿。”
聲音響起,百官有些驚訝,文華殿是商議之地,為何不去大殿?
但沒有人去問,眾人井井有序地朝著里面走去。
下一刻。
文華殿內。
聚集滿朝文武,眾人互相討論,尤其是兵部尚書更是姍姍來遲,他下達了各種命令,這才來晚了。
可討論了小半個時辰。
終究是沒見到女帝和許清宵的身影,倒是讓眾人有些好奇。
只是沒有人說什么,皆然在靜心等待。
大約過了一會,許清宵的身影出現了。
吱!
伴隨著殿門緩緩打開,許清宵的身影,出現在眾人眼中。
“我等見過許監國?!?
一時之間,許多人朝著許清宵一拜,除國公與六部尚書外,其余人皆然一拜。
許清宵如今乃是從一品的監國卿,擁有生殺大權,地位極高,女帝未出現,這就證明一點,她將大魏暫交給許清宵了。
走入殿內,許清宵立在中心位,朝著兩旁大臣一拜。
“許清宵,見過諸位大人?!?
許清宵一拜,眾人再一次回禮。
待此一拜后,許清宵出聲了。
“諸位大人,今日之戰,事關大魏之國威,所以吾等上下,皆一心團結,揚我大魏國威?!?
許清宵開口,他一上來便說明情況,告訴眾人這一戰的重要性。
“我等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