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讀書人風起平安第一百九十一章:封侯之日,蓬儒大鬧,怒斥昏君,大魏受辱天牢內。
一名牢頭跌跌撞撞跑了出來,整個人的神色,顯得無比慌亂。
張寧死了。
堂堂文宮大儒,死在了天牢,而且是上吊自盡,更主要的是,在墻上以血寫冤字。
這可是大事啊。
天大的事情啊。
比殺儒還要可怕,一位大儒你殺他可以,你罵他可以,功過自有后人來評價。。
而一位大儒,含冤入獄,自盡身亡,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
這一次大魏當真要鬧出大事了,一位大儒自盡,想壓都壓不住啊。
而與此同時。
大魏文宮。
一間密室之中。
淡然冷漠之聲緩緩響起。
“事情已經安排妥當了嗎?”
隨著這聲音響起。
很快回應聲出現。
“回方儒,已經通知各地書院學生,京都內有三十萬讀書人,京都之外差不多有二十萬。”
聲音回應。
而后略顯冷漠的聲音繼續響起。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通知下去,待時機成熟,今日必將許清宵彈劾下來。”
“哪怕以身殉我儒道,也在所不惜。”
這聲音響起。
后者當下點了點頭,而后離開了密室內。
待后者離開。
又是一道聲音響起。
“曹儒,我等當真需要花費如此代價,針對一個許清宵嗎?”
平靜的聲音響起,詢問著后者。
“并非是針對許清宵。”
“而是為我文宮造勢。”
“許清不過是這場算計之中的棋子罷了。”
“一枚可憐而無助的棋子。”
聲音淡然,對許清宵充滿著輕蔑與冷漠。
“可萬一......他能成圣,對我等來說。”
聲音響起。
剎那間,那聲音立刻響起。
“成圣?”
“方儒,你太看得起他許清宵了。”
“他的確有成圣之資,但可惜的是,今日我等便要廢他儒身,毀他儒意,誅他儒心。”
那聲音響起,倒不是看不起許清宵,而是認為今日過后,許清宵會被誅儒心,毀儒意,廢儒身。
此言一說。
后者略顯沉默。
但過了一會,他繼續說道。
“倘若沒有誅他儒意怎么辦?”
他繼續問道。
后者聲音冷冽道。
“這不可能。”
“今日,借朱圣一脈,借天下讀書人之浩然正氣,誅區區一位大儒之心,還是綽綽有余。”
“如若不是為了造勢,也無需動用這般力量。”
“再者,即便是今日有女帝保他,他之儒道,也將徹底崩潰。”
“哪怕,退一萬步來說,許清宵當真能挺過這一關,那又如何?”
“大魏文宮,我等又不是沒有準備后手。”
聲音響起。
語氣平靜。
言語之中,又滿是自信,似乎根本就不怕許清宵,無論許清宵能否渡過這個難關,他們都有后手。
此言一出,方儒沉默。
過了一會,他的聲音慢慢響起。
“不管如何,不要耽誤大計。”
“此計,可助我文宮,再造圣人。”
說完此話,方儒離開。
而密室之中,也顯得無比安靜。
與此同時。
大魏宮中。
女帝正在大殿內,等待著許清宵完成儀式。
當大門打開時,她也會走出去,為許清宵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