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讀書人
京都貢院。
當看到周任明的文章后,許清宵的神色,微微變了。
強國策尊圣而強,蔑圣則衰
這是周任明的文章開頭。
行文洋洋灑灑,文章的內容,大致說的無非就是,國家想要強大起來,必須要有信念,而這個信念,就是圣人。
朱圣!
尊重朱圣,人人皆有品德,有仁義道德,這樣一來,大魏將會人人向上。
倘若主考官是朱圣一脈的人,或許看到這篇文章,不管如何也會給個優等評價。
可主考官是許清宵。。
還是那句話,許清宵并不會去針對某些人,身為主考官,必須要公平。
許清宵也尊重朱圣。
可問題是,這種文章,毫無任何營養,文章全篇都是在夸贊儒道有多好,朱圣有多好,朱圣一脈又有多少。
而且文章內容里里外外都帶著一種莫名的譏諷,什么人人不尊圣人國家將會衰敗,而一人不尊圣人也,是為道德敗壞。
并且舉例子,尊重朱圣的人當官之后對國家做出怎樣的貢獻。
而不尊重朱圣的人,當官之后,又損害了國家什么利益。
文章算不上高明,但也沒有指著自己鼻子罵之類的。
只能說,純粹就是惡心人的文章。
當下,將最后一個字看完之后,許清宵提起毛筆,在上面直接評寫。
劣
僅僅只是一個字,代表著許清宵的意思。
而后,放在一旁,不管不顧。
科舉一共有三堂考試。
如若出現一個劣,基本上就別想中舉了。
當然如若后面兩堂考試,是甲上等的話,可以破格錄取。
許清宵落筆之后,周任明一直關注著,他神色平靜,似乎也猜到許清宵會做什么。
也就在此時,一份份試卷呈現上來。
許清宵有空便一卷卷看,看完之后,基本上都會給予中肯的評價。
好就是好,不是就是不好。
甚至又是一個多時辰后,許清宵看到了陳星河的文章。
對于陳星河的文章,許清宵也有些興趣。
他認真觀看著。
強國策民富國強
這是陳星河的策論,以百姓為開頭,整篇文章的內容,也都是圍繞百姓,認為大魏想要真正走向強國之路,就必須要讓百姓吃飽飯,讓百姓生活安康。
等百姓安康之后,才會有勞動力,生產力,促使大魏更快的發展,走向強國之路。
陳星河的文章,不說很好,但也不差,說到了點子上,但對于當前的大魏并不適合。
不過總體來說,還算是不錯,許清宵給予了評價。
乙中等。
文章評價,甲乙丙丁劣,再細分上中下。
乙中等不算差,如若能拿三個乙中等的話,中個舉沒問題,當然若是運氣不好,同期都是高材生,那就別想了。
許清宵很公平,沒有因為陳星河是自己師兄,從而加分。
是如何,就是如此。
如此。
又是兩個時辰后。
科舉結束的鐘聲也隨之響起了。
鐘聲響起。
所有考官下去,將眾考生的試卷收走了。
大部分人都顯得有些緊張,他們早就寫完了,一直在反復觀看而已。
也有一部分人還沒有寫完,卻不敢多說什么,畢竟鐘聲響起,必須要收起試卷,不允許拖延時間。
如若抗拒,視為放棄科舉。
“明日卯時,第二堂科舉,諸位考生好好回去休息?!?
此時,王新志的聲音響起,告知眾人明日來參加第二堂考試。
很待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