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架了,
看了一下后臺的數據,累計創作天數634天,算算也快兩年了。
兩年時間,從《火影之主神崛起》,到《武動諸天》,再到現在的《別惹那條龍》,雖然偶爾有犯懶請假,雖然成績一直撲街,但是兩本書都努力完結了,沒有太監。
而作者也從不入流的撲街成功晉升為了十八線的小撲街
?д?;
個中心酸,有誰能懂。
新書一路以來,其實也并不怎么順利,一開始書名的問題,勸退了不少人,點擊少得可憐,后來雖然改了名字,但感覺效果也差不多的樣子。
而且當初因為寫完武動諸天,對于再寫諸天文有些厭倦,再加上當時剛好找了基本變身成龍的異獸文看,于是便自己也想寫一本。
寫這一本書,其實基本上還是想圓一下自己的種田流的夢。
很小的時候,作者就是一個喜歡故事的書迷,小學開始接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還有紅樓夢。
三國看了多少次作者也快忘了,但不下于二十次就是了,反正當時看到整本書的劇情都快能背下來的樣子,尤其是劉皇叔得到水鏡先生指點,三顧茅廬得到諸葛臥龍,從此一路開掛,據荊州,入川蜀,稱漢王,當時只覺得嘆為觀止,心情澎湃。
當然到了最后,當年的蜀漢大將一個接一個地死亡,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上,遺計退司馬,斬魏延,再到蜀后主投降,諸葛孔明弟子姜維戰死,浩浩蕩蕩的三國大幕終于落下帷幕,即便那時只有十一二歲,望著最后羅貫中先生對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評價,也感覺到了一股唏噓之氣涌上心頭。
很多年了,當年那本三國已經不知去向,可腦海之中天下為棋,兵戈鐵馬的一幕幕,仍舊回蕩在我的腦海里,久久不能忘懷。
其次便是西游記,雖然小時候電視劇般西游看了很多,但文字版看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不過現在大體劇情現在都快忘了就是了。
至于水滸,則是也大概有十來次吧,最初看時是多少歲,反正大概也是六年級左右,那時候剛開始看,只覺得水滸英雄都有一股豪氣,一百零八將每一個的故事基本都耳熟能詳,雖然對于最后一百零八將結局死的死殘的殘很是傷心,但仍沒有奪取我對它的喜愛,只是每一次重復回頭看,我都沒有看梁山征方臘那一段。
無他,覺得很是傷感而已。
到了后來,也大概隔了一兩年的時間,再次翻開水滸心中卻是不知為何有了另一種感受。
除了少數幾個,滿本書都寫著“草菅人命”四個大字。
吃人肉那幾個不用說了,滿臉仁義的宋江為了逼反秦明,派人扮他的樣子將附近州郡屠了一遍,多少平民百姓因此而亡;后為了盧俊義上山“聚義”,人家好端端的一個富家員外被他用毒計陷害他家破人亡;為了朱仝上山,拐走了粘著朱仝的知府幾歲兒子,最后李逵將那幾歲幼兒活生生摔死
太多太多的例子,說是官逼民反,但我看到的卻大多數是梁山逼反。
說起李逵,當初宋江被陷害,諸多英雄好漢劫法場,及至一眾好漢沖出城門,在護城橋兩旁諸多百姓擺攤賣菜,人流如織擋住了好漢們的去路,于是李逵運起一柄三板斧,唰唰唰砍刀切菜般將一排排百姓砍死掉入河中,殺得興起了,即便百姓慌忙朝著四處逃散,他仍舊窮追不舍。
可憐時日艱難,多少窮苦人家大清早忙碌將青菜摘好運到城外只想著賺那么一兩分辛苦錢,家中尚有老母幼兒在家中盼望,可等來的卻是一具無頭尸體,李逵那一句“殺得興起”,從此天下又多了多少孤兒寡母。
而宋江呢?輕飄飄一句“我之過也”便是由此揭過。
從此,我再也不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