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靠山屯的村民而言,除非逢年過節的時候,村里才會有外村人光顧。類似徐浩偉這些來自帝都的年青人,他們還真是頭一次見,也覺得這事很新鮮。
只是這些村民此刻還不知道,未來靠山屯怕是經常會有陌生人光顧造訪。他們此刻享受的閑情安逸生活,也許很快就會被打破。這種轉變,他們又是否能適應呢?
成為外地游客光顧的民宿村,確實能增加村民的收入。可與此同時,也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這種事對村民而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也只能等待時間檢驗。
至少現階段,村民都覺得自從劉耀祖回來,村里似乎變得熱鬧更有人氣了。以往村里除了村民的拖拉機,也就劉耀祖的皮卡車,現在又多了三輛越野車。
關于村民的反應或感想,此刻已經收拾好背囊準備回村的劉耀祖,自然也是不清楚的。反倒是休息一晚的徐浩偉等人,這會卻興致勃勃跟著五嬸進山。
早前在視頻里,他們都知道劉耀祖在村里有片松林。甚至為了打理這片松林,他也沒少花時間砍雜木跟灌木叢。這會松林里,應該會比他們想象中好走一些。
能采到多少野山菌不重要,重要的是采摘野山菌過程才是他們想體驗的。剛進松林沒多久,徐浩偉也很感慨道:“這林子里跟外面,簡直兩個溫度啊!”
“這不是很正常嗎?外面都開始太陽曬,溫度肯定高。可這松林有樹蔭遮擋,剛走進來肯定覺得涼快。走,趕緊跟上隊伍,我還想多采些松菌呢!”
“切!就你,怕是采不了幾朵。等下碰到不認識的野生菌,一定要跟嬸子詢問請教一下。我可不想你們把毒蘑菇采回去炒了吃,那后果可是很嚴重的。”
“行,知道了!不認識的不采,不就行了?”
跟隨行同伴打好招呼,進入松林的七人也開始采摘野生菌。剛進松林沒多久,兩個興致最高的女孩,便發現幾朵紅菇。這種野生菌,她們自然也是認識的。
嬉笑著跑過去,小心翼翼扒開松針,其中一人更是笑著道:“這松菇應該剛長出來沒多久,看起來紅通通還這么水嫩。這種紅菇用來打湯,應該很好吃。”
“嗯!看來這片松林里,野生菌數量應該不少。咱們爭取多撿一些,晚上讓阿祖做頓全菌宴。早前看他吃,咱只能過眼癮,真是饞死老娘了!”
聽著兩女的對話,同行的男伴們也是哈哈大笑。反倒是領路的五嬸,也想不明白這些年青人,采幾朵紅菇至于高興成這樣嗎?這城里人到鄉下,還真是看啥都新鮮啊!
好在五嬸也清楚,既然這些年青人是客人,那讓他們玩高興就是。反正松林長出的野生菌不少,應該足夠他們撿上一段時間。換往年,這片松林村里人也常來。
可今年劉耀祖回來,又花時間將自家松林打理一番,村里人也就沒好意思來。那怕松林長出的野山菌,按理說也是天生地養,誰都可以進來撿。
問題是,村里各家各戶都有自家山林地。今天你撿別人山上的東西,那明天別人也會撿你山上的東西。這種自我約束形成的規矩,村民們都會遵守的。
在徐浩偉一行,享受抵達靠山屯的采摘垂釣樂趣時,從紅葉湖歸來的劉耀祖,也就在二號庇護所短暫休息一下,吃過午餐繼續背著行囊趕路。
等他回到家時,看到家里一個人都沒有,他也大致猜到這些人,這會應該在小溪邊釣魚。將背囊放下,從里面取出特意釣的幾條湖魚。
除了鯰魚跟黑魚外,這次劉耀祖還釣到一條四五斤的鱖魚。這種野生的鱖魚,如果拿到市場上去賣,恐怕每斤都能賣出四五十元的價格,算的上是一種名貴魚。
可在劉耀祖看來,這種俗稱‘鰲花’的鱖魚,用來清蒸再鮮美不過。別人有錢都買不到,他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又怎么可能拿去市場上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