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來的確實有些太高了。
真換到并州和涼州那種地方的話,這種花銷也就相對來說沒有這般夸張。
這三萬兵馬就是秦羽現在隨時能夠動用的。
不過這些兵馬就像是大漢的南北軍一樣。
屬于是秦羽手中的常備軍。
他就算是將這些兵馬全都帶走,
那其實也是無妨。
外人想要打到零陵郡來,基本是不可能的。
黃忠等一干縣令的手中也養著一批多則五千,少則三千左右的精銳士卒。
有這樣的兵力,周遭的那些郡縣,
就算是孫堅所在的長沙,想要沖進來也是難上加難。
秦羽放下手中那從洛陽送來的線報。
他仔細回憶著歷史上的細節。
何進這次在何太后的阻攔之下沒有誅殺張讓等人。
那之后就該輪到何太后與董太后兩人爭權了。
董太后肯定是心有不甘。
劉協畢竟是她一手撫養長大的。
而且劉宏之前每每談起,都對于劉協是多有夸贊。
從未對劉辯有過什么好的想法。
如果真要選一個人來繼位的話。
這個人肯定就是劉協。
可現如今何進卻在那些士族的輔佐之下,以重兵壓制,強行將太子劉辯扶上皇帝的位置。
后宮之中,那劉辯的生母何太后的權柄自然一時無兩。
皇帝是她的兒子,在外又有何進這個大將軍聚集手下士族之力。
其權柄太重,董太后幾乎都已經能看到自己若是坐視不管,日后自己到底會是什么樣的處境和下場了。
于是她便宣張讓等人入宮商議。
張讓等對于董太后的想法哪里不是心知肚明?
現如今雖然他們是憑著何太后的面子勉強活下來。
但何太后權柄太重,他們的作用在何太后眼中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越來越小。
到時候,何太后看他們不順眼,要替換他們的話,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
他們必須要想辦法平衡后宮的實力。
于是才有了他們這些人結伴前去與董太后會面的結果。
董太后看著張讓等人并無半點推辭,結伴前來,心中也已經有了想法。
等到張讓等人見禮過后,董太后開門見山道:“何進之妹,當初是我抬舉她,她才有了今日這般地位,現如今她的兒子繼位成了皇帝,朝堂內外皆是她的勢力,如此權柄,實在太重,我不欲見此事,該當如何?”
張讓笑著說道:“此事易也,何太后畢竟底蘊不足,不管是學識還是見識,都無法與娘娘你相提并論。”
“娘娘日后只需要臨朝垂簾聽政,再封皇子協為王,加封國舅董重大官以掌兵權,分何進權柄,加上重用臣等,則大事可圖。”
董太后大喜。
次日設朝。
董太后便降旨,封劉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十常侍共同參與朝政。
此舉一出。
便惹的何太后不喜。
董太后在宮中威嚴畢竟更甚于她,何太后眼見此時董太后已然有了想要專權之心,便設下宴席,請董太后赴宴。
董太后自然前來。
兩人相見,只因為此事乃是涉及到她們的根本利益,自然都不會有任何退縮。
其結果很顯然。
到最后兩人必是不歡而散。
還是在張讓等人的勸說之下,兩人才各自回宮。
何太后連夜招何進入宮,將之前發生的事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