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186點傳道度,而且還在不斷攀升中,已然勝過前身三年苦修,不過速度是越來越慢了。
看來果然還是要利用這個科技時代的便利性,否則一個個親手指導,猴年馬月才能湊夠傳道度?
李彌突然發現自己現在有點像一個娛樂圈新人,最想的就是馬上“紅”起來。
只有足夠的紅,才能得到更多人的關注,才能獲得足夠多的傳道度,才能快速提高自身的境界。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哎,我現在卻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爭分奪秒,想辦法走紅。”李彌笑了笑:“此近道乎?此道反乎?”
李彌清晰的認知,自己雖然有了奇遇,但在修行傳道路上,還只是一個剛剛啟程的新人。
想要為人師表,引人向道,真正成為一名道德高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于是李彌回到房間,取出《道德經》誦讀起來。
最值得注意的是,兩個世界的《道德經》有不少差距,主要體現在后半部分。
前世的《道德經》除了闡述道本身,還有許多篇章講述治國的道理,以無為之治為指導思想,黃老之學顯赫一時,在西漢初年還壓過了儒家。
而此世的《道德經》卻在道后,講述了不少武道修行的奧秘,比如后天、先天這樣的境界劃分,便是從《道德經》中引申出來。
不只是老子,包括莊子也有許多變化,如今武道修行最頂級的大宗師稱號,即是來自于《莊子·大宗師》篇。
因此史學界一直有一個觀點,即上古之時,兩千多年前,如老子莊子釋迦摩尼這等先賢,其武道修行絕對要在此時大宗師之上,否則蘊含著其哲學思想的典籍不會在今日還被無數宗師推崇。
《道德經》難道是放之宇宙皆準,一字不可更易的真理嗎?
即使自身的穿越和金手指很大可能是太上道祖所賜,李彌也堅定的認為,兩世的《道德經》都只是真正大道的一點點顯化。
隨著世界的不同,自然而然就會生出不同版本,更加契合不同世界的本源。
或許有朝一日自己走遍諸天萬界,見證整個宇宙真實,才有機會見證真正的《道德經》吧?
故而盡信書不如無書,既要從道經中尋覓知識,也要敢于做出突破,不能唯唯諾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