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開頭就是年老的主角在接受采訪,一個破舊的八音盒帶著濃烈的日子國風格,讓人不由得細想其中是否蘊含著什么樣的故事。
開場其實有些平常,只不過這種倒序的描述會讓整部影片不自覺的帶上一絲無法變更的悲劇色彩。
隨著楊玉福的回憶,影片正式開始。
殘忍的畫面不斷展現在觀眾面前,屠殺,戰爭,烈火與鮮血從熒幕中揮灑而出。
映照得觀眾滿臉血紅。
一個個百姓仇恨的面容正對著槍口,接著又在火舌的舔舐下,一個個倒下。
只剩下活下來的楊玉福滿臉的麻木。
被蘇軍救下的楊玉福回頭看了眼燃燒的小城,回家的路似乎已經沒有了。
一開場的畫面,就讓觀眾屏住了呼吸。
耳邊若有若無的背景音樂,讓整部片子都充斥著一種無法言說的史詩感。
井俞不知道自己現在是什么心情,只覺得內心無比的沉重。
畫面呈現的效果實在是太好了,炮彈的轟鳴聲也似乎還在耳邊縈繞。
前方播放著畫面的熒幕似乎是一扇門,聯通了過去與現在,將以往的苦難以一種平淡的方式展現在她面前。
身旁的關孫也沒有了剛進場時的興奮,沉默的盯著。
在熒幕光亮的照耀下,他的臉似乎也變得如楊玉福一般的憤怒與麻木。
劇情繼續,蘇軍誤入日軍營地,一番混戰過后,女兵娜佳跟一個士兵活了下來,除此之外就只剩一個木訥的楊玉福了。
三人走到一處木屋,從木屋內丟出一枚啞火的手榴彈。
但木屋內的并不是眾人印象中窮兇極惡的日軍士兵,而是兩個穿著水手服的日子國女學生。
女學生與士兵之間強烈的反差,讓觀眾十分的不適應。
因為眾人知道,這并不是他們熟悉的那種題材,這題材沉重的讓人不敢往其他的地方去想。
那一枚手榴彈丟得十分的平靜自然,但誰也不知道它丟出來的時候,是不是啞彈。
兩名少女在木屋中顯得異常柔弱與無助,而其中一名少女已經吃下了毒藥。
娜佳留下了秋葉子,想讓她帶路走出這片森林。
但誰也沒想到,秋葉子居然將他們徑直帶向了雷區。
鏡頭十分的平靜,以一種不帶一絲感情的冷峻講述著兩個種族之間的仇恨。
幾人走過的草地,上面還灑落著星星點點的小花。
但等眾人發現了一顆地雷之后,眼前的草地就變成了絕對恐怖的雷區。
娜佳的戰友在排雷的時候死去,悲憤之下,她朝著秋葉子瘋狂的開槍,逼著她往雷區內狂奔。
看著眼前這一幕,井俞突然覺得眼前有些發酸,伸手摸了摸眼角,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有點淚水在眼角處掛著。
她分不清是仇恨還是什么,但她知道,這跟秋葉子無關。
在看到秋葉子哭嚎著往前狂奔時,她心里只有無盡的心酸。
關孫的情緒一直比較穩定,在看到楊玉福撿起刺刀的那一刻,他無比渴望著楊玉福能沖上前將秋葉子結束。
以一種最樸素最殘忍最公平的方式,來對等的結束他們之間短暫的相處。
等三人逃過日軍的追捕后,娜佳逼著楊玉福殺死秋葉子。
但此時楊玉福腦子里浮現的卻是自己奶奶被日子國人殺死的那天。
奶奶的平靜,楊玉福的焦急,日子國新兵的惶恐,三張面孔不斷的在觀眾面前出現。
看著楊玉福不斷的哭嚎,憤罵,鮮血與猙獰的面孔。
在刺刀刺破奶奶的胸膛時,新兵的面孔也變得猙獰,楊玉福的仇恨,或者說一代人的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