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后的鋁摻雜氧化鋅材料的高透光玻璃和普通的高透光玻璃最明顯的區別,從玻璃邊緣可以看的出來。
鍍刻了azo鋁摻雜氧化鋅材料的高透光玻璃雖然依舊很薄,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現上面粘有一層類似粘液一般的極薄的薄膜。
這一層粘液一般的薄膜,就是鋁摻雜氧化鋅材料。
這是化學氣相沉積法遺留下來的痕跡,也是需要處理掉的地方,需要再進行熱處理,才能讓其凝固在高透光玻璃上。
而用于液晶顯示屏上的透明電極要求一面導電一面不導電。
但以韓元目前的能力,暫時還做不到只在一面進行鍍刻,所以還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加工。
熱處理好后的透明電極在一面上刷上一層低溫樹脂保護溶液,然后利用配置好的消除劑進行浸泡,去掉另外一面上的azo鋁摻雜氧化鋅鍍層。
再清理掉樹脂保護溶液,刷上一層透明聚酯塑料保護材料,防止里面azo鋁摻雜氧化鋅鍍層再度氧化脫落。
如此,一塊完整的透明電極才算制造完成。
至于測試,對透明電極的測試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鍍層的導電率和電場的形成力。
另一方面則是測試它的透光率損失了多少,還剩下多少。
在透光率方面的測試需要感光元件和儀器才可以處理,對于這個,韓元暫時沒有辦法。
但導電率和電場的測試這個可以進行簡單的檢查。
通過兩張電流表就可以判斷導電率,將透明電極串聯到兩張電流表的中間,通過輸出的電流后可以判斷輸出的電流損失了多少,就可以大致得出這塊透明電極的導電率和電阻。
當然,這并不精準,不過足夠用了。
當穩定的電流從透明電極流出來的時候,韓元臉上滿是滿足笑容和成就感。
azo鋁摻雜氧化鋅鍍層的電阻率換算出來大概在3145·之間。
這個電阻率,比鋁稍高,比鋅要低,用于透明電極上,完全足夠了。
剛檢測完,腦海中,系統的提示聲卻突然響起。
“叮,檢測到信息變化。”
“叮,信息檢測完成,材料研發任務觸發。”
材料,是宇宙的基石,是萬物的構成,亦是一個文明的發展的基礎;恭喜你,成功的踏出了第一步,勇敢前進吧!
材料研發任務要求:“完成十種全新材料的研發。”
材料研發任務獎勵:“依據研發的材料價值決定,研發的材料價值越高,獎勵越高;當前完成進度(1/10)。”
(備注:當前材料研發任務時間限制為三年。)
..........
系統的提示聲在腦海中響起,韓元微微愣了一下。
觸發任務了?
回過神來,韓元迅速在腦海中打開了任務信息面板,簡略的瀏覽了一遍這次的任務。
材料研發任務、完成時間三年,看來應該是azo鋁摻雜氧化鋅鍍材料帶來的。
稍稍瀏覽了一下任務,韓元便重新回到了直播中,晚上再來研究這個。
不過材料研發任務的觸發,讓他心里很是開心,這證明他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小心翼翼的將制造的透明電極保存好,趁著下午還有點時間,韓元準備制造點顯示器的其他零件。
金屬外殼、高透光玻璃、玻璃基板、偏光板、電線等這些容易制作,不需要什么技術含量的東西被他先制造了出來。
留下的液晶、驅動ic接下來幾天的時間再來進行處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稍微麻煩一點的點在于彩色濾光片的處理。
對比起傳統的lcd顯示屏中的像素點采用幾十萬個三種不同基色的半導體色彩管來實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