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列舉下來,韓元發現,在過去的幾年時間中,其實元素周期表上,排序靠前的,幾乎都收集的差不多了。
而靠后的基本都是比較難見稀有金屬材料,比如銣、鍶、鈾這些。
這些材料在過去的時間內用不上,即便是發現了相關的礦藏,他也沒去收集。
即便是有些特種合金需要這些金屬,他腦海中也有其他的合金材料可以進行替換,并不指定一定需要這些東西。
想了想,韓元又算了一下,按照這些年對材料的需求來看,他的確是收集了不少材料。
特別是金屬材料,為了工業的發展,他還專門出去利用金屬礦物探測儀尋找過幾次。
雖然腦海中有初級材料冶煉知識信息,就算是很多特種合金有替換材料,但合金材料也是需要對應的金屬才能冶煉出來的。
看來后面對資源收集的目標主要要放到稀有金屬上了。
.......
將以前收集和使用過的材料單質列舉出來后,韓元盯著潔白的紙張忍不住皺起了眉。
按照他列舉出來的單質材料和元素周期表進行對比,資源收集任務的進度有問題。。
盯著紙上的黑色字跡看了一會,韓元又重新打開了任務信息面板。
星鏈任務支鏈任務二:資源收集
“資源收集星鏈任務要求:于兩年收集當前星球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原生態元素并冶煉合成出三種非自然元素。”
“資源收集任務當前元素收集占比26.73,三種非自然元素冶煉進度0/3。”
從系統的任務進度來看,他當前的元素收集占比是百分之26.73。
而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一共是118種。
當然,這其中有很多排名靠后的元素,它其實是一個類。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材料都有著它的同位素, 比如說鈾,它就有好繁多的同位素, 天然的同位素種就有鈾234、鈾235、鈾238三種。
除此之外, 鈾的人工同位素更多達十幾種。
想到這個, 韓元突然意識到一個可能很坑爹的事情。
別告訴他,這個系統所說的資源收集, 是要收集所有的自然元素的同位素?
如果是這樣,那就蛋疼了。
從人類研究元素開始,截止到目前為止, 己發現的元素有118種。
而這其中只有20種元素沒有發現穩定的同位素。
所有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
真要是同位素都算元素的話,這就屬實坑爹了。
不過旋即,韓元有覺得是自己想錯了,如果將所有的同位素都算進來的話, 那資源收集比絕對到不了百分之二十六。
因為元素周期表后面的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很多,如果將118種元素的同位素全部算上的話,數量在一千五百以上。
即便是自然界存在的同位素,數量也是大幾百種。
除此之外,如果同位素也算的話, 自然界還有同素異形體這種東西。
比如大名鼎鼎的臭氧,它就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或者白磷和紅磷, 它們也是同素異形體。
按照這種想法來算,這次資源收集任務需要收集的各種元素最少也在四位數以上。
但很顯然,這不切實際。
因為他截至到目前,收集到和制造出來的各種元素,加一起是六十七種。
如果按照元素周期表上118種元素來算, 這已經滿足資源收集任務百分之五十的要求。
但按照同位素或者同素異形體都算的規則計算,這遠遠達不到百分之二十六的百分比。
所以問題就在這里,這會韓元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才導致百分比卡在二十六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