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廠內,幾臺x1型工業機器人正在有條不紊的組裝生產核武器。
相對比之前韓元組裝過的勒落三角飛行器或者零號航天飛機,甚至是零號衛星來說,核彈的組裝要簡單多了。
一枚核武器,無關噸量大小,它必備的配件就那么幾個。
雖然組裝配件有點麻煩,需要小心一點,但畢竟零件數量少了很多。
.......
花費了幾天的時間,韓元操控著x1型工業機器人順利的完成了第一枚核彈的組裝。
這枚核彈總重量在三千公斤左右,絕大部分的重量來源于外圍炸藥以及中子反射層等零配件。
而鈾235核料的重量為七十五點三二千克,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個長方體。
第二部分是一個中空了‘長方體’的圓球。
這兩部分鈾塊分別安置在制備出來的核彈兩段,中間通過一道類似于滑軌一樣的裝置連接著。
而在長方體后面,有一個由高濃度的濃縮cl20炸藥制造而成的特殊定時炸彈。
這個炸彈被引爆后,其大部分的沖擊力會集中在長條形鈾塊上,將這塊鈾塊推向圓球形鈾塊,讓兩者合一。
與此同時,缺口處的中子反射層會落下,彌補缺口。
韓元不知道現代化的核武器里面有沒有這個設計,這種自動封閉化中子反射層缺口的設計是他靈機一動加上去的。
目的自然是加強中子反射層的中子反射能力。
鈹、石墨以及鈾238等
不說別的,這玩意的設計其實還挺難的。
cl20炸彈爆炸后,長條形的鈾塊會在十分之一秒內撞擊到圓球形鈾塊,在接觸的一瞬間,兩者契合,重量超過臨界質量,而后會在短短的一毫秒內發生超過兩千萬次的鏈式反應。
在這個過程中會釋放一定的沖擊力,沖擊力雖然不大,但也足夠將長條形鈾塊推出去了。
雖然這并不會影響核彈的爆炸,但是會浪費鈾塊的裂變性能。
缺口處的中子反射層需要在長條形鈾塊被推出去之前將這個缺口封起來,這個過程可用的反應時間不超過十分之一秒。
而且缺口處的中子反射層還要有一定的抗沖擊能力,能對方最初階段的鏈式反應。
這一設計其實還是挺讓人頭疼的,韓元也是想了很久才弄出來。
主要是用于制造中子反射層的鈹、石墨、鈾238這些材料的性能都挺一般,不太能抗沖擊力。
即便是鏈式反應初期相對較弱的沖擊力也扛不住。
這也是為什么現實中各國設計的原子彈的中子反射層都比較厚的原因。
.......
核武制造完成,韓元通過衛星網絡讓小七將零號航天飛船帶了過來。
航天飛船用于運送核武,而他自己則駕駛者勒落飛行器跟在后面。
七十五點三二千克的鈾235制造的核武器,如果在運輸過程中出現了點意外,那就坑爹了。
所以安全期間,韓元讓小七來駕駛航天飛船運送核武器,自己則保持距離跟隨。
這樣一來,即便是在運輸過程中出了問題也不怕。
反正小七是一個人工智能程序,航天飛船就算是被炸成了渣渣它都不會受到損傷。
但要是他自己在航天飛船上,那就完蛋了。
.........
跟隨者航天飛機一路往東,越過大西洋,韓元再次來到非洲大陸。
無邊無際的黃色沙漠映入眼簾,一片荒寂。
這里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條件非常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雖然之前已經來過非洲了,但韓元還是第一次進入沙漠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