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入所有觀眾眼中的,是一座占據了整個園區近五分之一龐大面積,占地達到了近兩萬平方米的超級建筑。
在整個可控核聚變園區內,這一棟建筑是率先動工的,修建了差不多半個月了。在之前基地的基礎建筑重建一段時間后,就有一些空余出來的工業機器人在修筑這個了。
只不過半個月的時間過去,這座核心建筑的主體都還沒有建成。
不過僅僅是半成品,這座核心建筑的高度就達到了二十米。
以至于直播的時候,站在這個龐大大物面前的韓元和直播間里面的觀眾只能抬頭仰望,才能看到它的頂部。
不過高度和它長寬來比,并不算什么。
這個占地達到了近兩萬平方米的超級建筑,占據的土地是一個標準的正方形,長寬均達到了驚人的一百米。
以至于如果從一定距離的高空上看去,就像一個盒子一樣。
臥槽,這個好大!
這干啥用的,怎么這么大,高度都快是之前建筑好幾倍了。
核心區域的建筑,應該是用來裝核聚變反應堆的。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需要的占地面積并不大吧?
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iter,托卡馬克裝置占地面積足足有42公頃,對比之下,主播這個已經很小了。
樓上的你這個數據早就過時了,42公頃,那是剛開始實驗的時候,經過幾十年的擴建,現在人家占地已經達到了180公頃。
這是所有設備,各種建筑的總面積,當然,實際上的托卡馬克裝置也不小,是一個重達2.3萬噸,近30米高的龐大家伙。
難怪主播得準備一個這樣的超級建筑來存放可控核聚變裝置,原來那么大啊。
那是托卡馬克裝置的,主播建造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肯定用的不是托卡馬克。
對了,可控核聚變不是有很多條路線嗎?什么托卡馬克,什么仿星器,主播用的那種技術啊?
不知道,好像這個還真沒說過。
仿星器吧,仿星器應該是最有希望的,而且也是穩定系數最高的。
磁約束路線的穩定系數才是最高的,比仿星器高多了,只是可惜磁約束目前還無法約束不帶電的中子。
......
看到龐大的核心建筑,直播間里面也是討論不斷。
而隨著討論,話題也跳轉到韓元使用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到底是哪一條路線上,紛紛詢問起來。
韓元看了眼彈幕,回道:“眼前的這一棟建筑的確是核心區域的反應堆廠房,是用于存放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建筑。”
“至于我使用的可控核聚變技術是哪條路線,它其實并不在傳統的托卡馬克、仿星器、磁約束這些線路中。”
“這次使用的可控核聚變技術,是在仿星器上路線上結合了磁約束技術而誕生的,算是一個復合體。”
“主要是針對仿星器的一些結構做了一定的改進,保證了它的長久運行。”
“至于那些方面的改變,在后面我會講的。”
簡單的解釋了一下使用的可控核聚變路線后,韓元進入了這座正在建造的反應堆廠房。
從外面來看,反應堆廠房是一座占地面積達到了兩萬平方米的超級建筑。
但進入里面后才能看到這兩萬平方米的超級建筑宛如一個九宮格一樣被初步劃分好了。
當然,這只是他眼中的結構。
實際上,在觀眾的眼中,這兩萬平方米的超級建筑里面絕大部分都還是中空的,只有互相連接的寥寥幾堵墻和一些高聳的混凝土柱。
除此之外,這棟超級建筑里面還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材料和施工用的設備。
別說是一個普通的人了,就是一臺挖掘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