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都不知道對方姓甚名誰,只知道自己是因為隋便而死的。
杜行甲在將白帝從囚龍道人的胸口抽出之時,順便又將一縷強橫的靈力注入后者體內,將他的臟腑天地給徹底地搗碎開來。
然后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驀然轉身,一掌扣在了囚龍道人的頭頂百會處。
然后掌心中靈力吞吐不定,一股強大的吸力在他掌心中生出。
緊接著一縷灰黑之色的神魄被杜行甲強行從囚龍道人的尸體中抽扯而出。
“你真的非要趕盡殺絕嗎?”那縷灰黑之色霧氣中浮現出囚龍道人猙獰的面孔,他目眥盡裂地嘶吼道。
杜行甲雙眸微瞇,眸底深處神光湛湛,繼而沒有半點猶豫,手掌漠然攥緊,將那團被禁錮在掌心的灰黑霧氣給碾碎開來。
他對于天霜山,從來就沒有手下留情這么一說。
杜行甲將囚龍道人的最后那縷神魄碾至破滅后,抬頭看了眼頭頂。
然后右腳踏地,身形驟然間拔地而起,刺穿法陣而去。
當杜行甲重新出現在昭陵行宮的宮殿門前時,這里早已經空無一人,只有滿地的鮮血昭示著這里曾經發生過一場慘烈至極的戰斗。
但若不是親眼所見絕對沒有人會想到,這僅僅只是杜行甲遞出一槍所致。
霎那間,山腳下傳來了錚錚鐵甲之聲以及調遣重甲騎軍的沉悶如雷的號角之聲。
借著月色看著山腳下的旌旗獵獵兵戈林立,杜行甲嘴角微微上揚,然后他就握著那桿白帝緩緩下山去了。
他不去躲避重甲騎軍的銳利鋒芒,因為他有白帝在手。
當年在杜家所在的虎麓兒巷中,流傳著一句家喻戶曉的童謠。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當年身著一襲白袍的那個年輕人如今只不過鋒芒內斂換上一身粗布麻衣罷了。
但杜行甲還是那個杜行甲,是將那座江湖,那座沙場,一槍捅穿的小杜。
駐扎在昭陵山附近龍眼兵寨的主將叫做呼延大音。
呼延家是名門將相之家,呼延家的老爺子曾經官拜鎮北大將軍,都說虎父無犬子,呼延大音的父親也就是現任的呼延家家主也曾被冊封為忠武將軍。
當然這只是曾經,因為那時大隋的京帝凰城還未被梁國攻破。
所以呼延家其實是大隋臣子。
但后來帝凰城破,呼延家作為將門之家,沒有以死殉國,竟然是在城門攻破之時率先投梁叛隋,以大隋臣子的身份投靠到了李湯的麾下。
這本該是一件天下人所不齒之事,但當時天下易主大隋臣子朝不保夕,逃亡在外的他們已經顧不得對其口誅筆伐。
但這樁丑聞不止大隋臣子,天下的百姓也記得清清楚楚,心里跟明鏡似的。
所以在天下大定之后,市井之中對于這呼延家的非議之聲愈來愈響。
也正因為這件事,本該是德高望重桃李滿天下的呼延老爺子名聲一落千丈,而他的眾多門生當年也戰死在了疆場上。
有人說即便是沒死,他的這群熱血門生也會紛紛脫離,大概也會指著他的脊梁骨罵。
雖然呼延家在那場新舊山河交替中保存了下來,而且一開始可能為了安撫拉攏大隋的臣子,所以大梁皇帝李湯對呼延家極為器重,以做表率委以重任。
一時間雖然呼延家暗地里背負著“兩姓臣奴”的罵名,但表面上榮極一時,在朝中備受贊譽。
但可惜好景不長,李湯或許沒有那個心思,但架不住城中百姓的流言蜚語,更有朝中臣子也曾隱晦提及過這件事,包括那個“兩姓家奴”。
所以呼延家在朝中的地位已經明平暗降,一時間不缺落井下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