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蠅館子,除非實力非常過硬,才能混到個中檔餐館。當然,某些炒作出來的網紅館子另說。
那些家伙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根本不具有討論價值。硬要說的話,那也是市場營銷學、社會學、人類行為學以及傳媒學方面需要研究的課題。
反正,跟咱們正經的餐飲業與廚師行業沒啥關系就是了。
一般來說,特大型餐館的經營場所使用面積在3000平米以上以上,不含3000平米;或者就餐座位數在1000座以上,當然不含1000座。
大型餐館的經營場所使用面積則在500到3000平米左右,但不包含500平米,包含3000平米;或者就餐座位數在250座到1000座之間,不含250座,包含1000座。
然后是中型餐館。它的經營場所使用面積要求在150平米到500平米間,不含150平米,但含500平米;或者就餐座位數在75座到250座,不包含75座,但含250座。
最后是小型餐館,這個就隨意多了。只要經營場所使用面積在150平米以下,當然包含150平米;或就餐座位數在75人以下,包含75座的餐館,都是這一層次。
從這就能看出,李林準備開的這家亞特蘭蒂斯西餐廳,面積上也屬于中型餐館的范疇。
至于花費,大家也都知道。裝修款是80萬,但餐廳本身的店面是李林自己的,市值在一千兩百萬左右!
哪怕只算一年期的租金,實際折算的成本也絕對上百萬了。換言之,李林光是在餐廳的基礎投入上,就至少有180萬之多。
然后人員招募與培訓,水電氣的費用,物業費與市場管理費,還有人員的薪資,包括李林這個米其林星級大廚至少數十萬的年薪成本……
反正綜合算下來,隨隨便便就兩百多萬奔著三百萬的成本去了。
就這,還僅僅是中型餐廳而已。而想要將中型餐廳發展成中檔餐廳,還需要時間的積累、市場的高認可度、區域范圍內的影響力與社會知名度。
那樣所花費的成本,包括金錢、時間、人力物力與精力上的巨大成本,真不知要高到什么地步了。
反觀漢堡王、必勝客、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洋快餐。外國混的一年不如一年,只能在餐飲業底層混日子的他們來了國內,就這樣直接搖身一變成了地標性的區域中檔餐館!
話說這科學嗎?不!這很魔法好嗎!
這時候,李林之前撥打的微信語音電話接通,李林將注意力轉了過去。現在還是別想那些讓人不爽的糟心事了,正事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