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為竟然已經是武真圓滿!
聽說,他還是一位藥仙!
如此武藥雙絕的曠世天資,果然不愧姜公之名啊。
但見他道意圓潤、氣息清醇,充滿一種少年人少見的上位者氣質。看他相貌,真個俊逸不凡,此處有聯
“頎眉長目,頭角崢嶸,少年貴重氣質芳;豐額丹唇,身姿鶴立,春風和煦意蘊長。”
真是‘見面更甚聞名’,眾人見了姜公這等風姿氣度,都有些為止傾倒。
果然不凡!
“季信見過姜公!”
“裴亢見過姜公!”
……
眾人一一拜見,并不因為姜藥是個少年就倚老賣老,因為他們很清楚,就算個人實力,姜藥也遠勝他們。
“哎呀,諸位道友何必如何拘禮,快快請坐!”
“來人,設宴款待大明山的同道貴客!”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賓主寒暄后,須臾酒宴設好,賓主一一正位,姜藥舉杯說道
“大明山首倡義舉,伐暴誅惡,替天行道,乃我輩楷模,在下這變法,也是受到大明豪杰鼓舞,是以,你我雖兩家,其實同氣連枝,榮辱與共也!”
“今日諸位來會,在下如見故人,不勝歡喜,來,滿飲此杯!”
說罷,仰頭一飲而盡。
“太傅請!”季信等人想不到姜藥如此熱情,如此爽快,也都放心的一飲而盡。
姜藥放下酒杯笑道“在下早就聽師兄說起,大明山諸位道友,都是當世豪杰,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啊!”
季信代表眾人道“我等哪里算的了豪杰,太傅之言,實在愧不敢當。我大明山監國大人,乃是太傅師兄,對太傅極為推崇。今日相見,真是見面更甚聞名啊。”
“太傅首創變法,域內天翻地覆,寒門散修如魚得水,實乃萬古未有之變,天下僅有之道,我等蒙太傅不棄,授以變法大教,受益匪淺…”
“姜公雖然年少,真如天授之才,德被蒼生…”
他這一番話雖然說的很好聽,卻真不算阿諛違心之言,而是如今很多寒門散修的共同認知。
別說推行變法的地方,就是周邊武閥的寒門,都姜公也很是敬仰,盼姜公如盼甘霖。
在座的朝臣聽到大明山眾人夸贊太傅的的話,也都是與有榮焉。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客人們終于轉入正題。
季信站起來說道
“我家監國有肺腑之言,之前曾經說與姜公,可惜姜公太過高風亮節,沒有立刻答應。”
“今日我等冒昧前來,就是秉承監國之意,大明軍民之心,再次懇請姜公,登我大明國主之位!”
“這不光是監國之意,更是我大明數萬將士,數百萬修士之意!若無姜公,我大明焉有今日?姜公于大明,實有再造之恩!”
“今日,變法如火如荼,方興未艾。可武閥勢大,前途未卜。而姜公眾望所歸,萬人擁護,正應該整合各家之力,百溪匯海,才能共創大業,抵御武家…”
裴亢和織錦等人紛紛站出來,一起行禮道“敬請姜太傅就大明國主之位!”
青閥朝臣都呆住了。
他們本來以為,大明山的人是來打秋風要支援的。想不到,竟然是請太傅當大明之主!
太傅的威名德望竟然到了這一步啊。
別人主動過來請他當國主!
姜藥微搖羽扇,面露苦笑的說道“諸位,雖然在下對貴部的確有功,可在下乃是青閥攝政,掌本閥大政,怎么能去貴族當國主?”
“在下心有余而力不足,難以分身兩用,就謝過諸位所請了。”
“太傅。”季信拱手道,“太傅雖然不能分身兩用,可我兩家,大可合二為一啊。太傅本就是神農后裔,爵號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