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聽到圣上問話,放下湯碗拱手道:
“正是。臣偶得一種新稻,可旱種、可水種、可跨季種,正合適向河北旱區推廣。剛才,諸位大臣親自品嘗了新稻米粉做成的粉條,味道并不比麥餅差?!?
“是啊,圣上, 臣還第一次吃粉條,還有紫菜蛋花湯,真是美味!臣同意齊王的建議,向河北諸鎮提供新稻稻種,兩個月后就能收獲新米,災情自然得到緩解?!?
新稻?新米?
齊王沒吃我宮里糧食?
圣上正有點反應不過來,一個內侍端著一碗湯餅過來,圣上好奇的往向碗里的“粉條”。
在兩京附近都有皇莊種水稻, 可水稻田需要大量的水,種得不多,也就僅供皇族享用。江南倒是進貢大米,但從整個大唐來講,還是以吃麥黍為主,稻米為輔。
現在齊王說,有種新稻可以向北方推廣,哪怕旱地,它也能借著微薄的降雨生長。
年年歲歲賑災,朝廷都是煞費苦心讓南方藩鎮上交更多糧食援助北方。南方的農戶就算豐收都要餓肚子,北方還埋怨你給得少,南北平民皆苦不堪言。
齊王運氣真是太好,打個麻雀牌,贏了個銀礦;在路邊撿幾根稻草,就發現了一種新稻米。
關鍵是他沒私藏,全拿出來獻給朝廷。
大臣們讓圣上嘗的這碗新款湯餅, 其實就是洛泱做的南方湯粉,這讓口感有些粗糙的占城稻多了一種吃法。。
圣上好奇是什么味道,剛想接過筷子嘗嘗,劉弘逸向那位小內侍喝道:
“好大的膽子,這樣就想把食物拿給圣上吃嗎?”
圣上這才想起來:朕是龍體,能和你們一樣端著碗在殿上喝湯嗎?
他板起臉,拂袖走上了臺階,端正坐在龍椅上,因為聲音沙啞,只能讓劉弘逸逐句代傳話:
“齊王勇于嘗試,這很好,以后不要這樣?!?
“圣上的病已經好了,從明天起,圣上要上朝?!?
“齊王處理王守澄的案子很迅速,也很有成效,但在其他的議案上,出現了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谷虘
“圣上會逐件親自決定?!?
殿上的大臣有喜也有憂:看來,皇太弟監國只一個月,圣上便要收回他的權利了。
這也正常,本來就是臨時頂替。
可齊王做了什么“不盡如人意”的事?這是要推翻前面齊王做的決定嗎?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齊王與圣上的做事風格不同,齊王更有手段且更強硬。
就拿李聽手下牙將殺害一事來講,圣上肯定就妥協了,可齊王不但要另派節度使赴任,還允許他帶上自己兩千牙兵,將殺人兇手繩之以法。
(以下內容很快更新)
829年25丙申(二十日),劍南西川節度使杜元穎奏報:南詔國侵犯邊境。杜元穎認為自己過去曾擔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詡清高。他不懂軍事,卻專門積蓄財產,減削士卒的衣食供給。西南戍邊的士卒衣食不足,紛紛到南詔國境內去掠奪偷盜,以便自給。南詔國反而贈送他們衣物和糧食,于是,西川的動靜虛實,南詔國都能知曉。南詔國自從嵯顛執掌朝政,就密謀大舉侵犯西川,西南的邊防州郡多次向杜元穎反映,杜元穎一概不信。這時,嵯顛率兵來臨,邊防的城池毫無防備。南詔軍隊以西川的降卒為向導,襲擊并攻陷了、戎二州。甲辰(二十八日),杜元穎派兵和南詔軍隊在邛州以南一交一戰,西川兵大敗。南詔乘勝攻占邛州。
雖然是帝家,但婚禮前后的禮節在如今民間還是經常可以看到,差別只是排場。主要程序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我們一個個來看。
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