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無論是騎兵的統統鐵甲還是步兵的統統布甲,都是有些奢侈了,一個把總真的很難置辦齊。至少李平知道布甲并不便宜,反正是比棉甲更為昂貴。
古代部隊行軍多不著甲,或最多穿輕甲,基本沒有穿全身甲和重甲的,全身甲和重甲一般都會放在另外的騾馬上馱載或由輔兵背著,當然也有自己背著的。
這很好理解,穿上全身甲或和重甲后,行動自然受限,除了慢速行動外,不可能進行長距離的行軍,因為從散熱學上來說基本沒人能忍受。
他們的武器以刀為主,即使是步兵也沒有多少持長矛的,但同時帶著盾的步兵卻沒幾個,而他們這樣的部隊本應該不會差盾,估計是為了方便和減輕行軍的重量。
不過,從短罩甲外的四肢顯示出的軍服顏色卻有些多,雖然也按顏色大致分了組,但一共就二百多人,卻紅的、藍的、黃的、白的等好幾種色,很有點五顏六色的感覺!
李平不知道這是不是馬把總對多姿多彩有特別的偏好。
事實上,古代大多數時候,人們都對衣服的五顏六色和花里胡哨都是有明顯偏好的,這可能是古代物資不豐富造就的特定審美。
在軍隊,人數眾多時依據顏色分軍很正常,但人少也分出好多色就不正常了。一旦發生戰斗,過多的顏色很容易引起敵我辨識困難,同時也會干擾到指揮判斷,這不該是一個老軍將的所為。
但不管如何,前面的友軍裝備很高是肯定的,訓練水平估計也不會低,只是不知他們的作戰技能如何?
同友軍們一比,李平的部隊就有些寒酸了。
李平頭上的那頂八瓣寬檐鐵盔是他們唯一的頭盔,其他所有人都只是戴著頭巾。為了這次護衛,為了防止頂著太陽行軍,雖然李平還為所有人都湊了一頂竹笠,但與人家的氈帽相比就有點不上層次了。
而甲衣,他們只有幾身半身的皮甲和二十多身質量低劣的棉甲。就是這二十多身質量低劣的棉甲,還有一多半缺少下邊的腿裙,至于護肩膀的披膊就缺的更邪乎了。
當然,好處是他們也不用擔心被捂著了。
唯一不掉價的是,他們所有人都有正經的鞋子,沒有人穿草鞋,更沒有人打赤腳。同時,他們還都打著綁腿,擁有更有效的行軍效率。
隨著李平饒有興趣的慢慢觀察,前面的隊伍終于從只微微凌亂到有些混亂了,前后脫節的次數越來越多,眾多旗幟被舉起的也越來越少。
他們累了,必須要休息一下了。
果然,隊伍在不久后停了下來,然后前面的人竟呼啦一下沒任何秩序的就散了,讓李平不得不把對友軍的評價下調了一級。
休息的時間稍微有點長,但李平并沒有往前湊,左夫人也沒召喚他,于是李平就始終和自己的隊伍呆在一起,。
借此機會,他正好可以遠遠的觀察這左夫人。
這左夫人的身高目測約1米65左右,比這時代很多男人都高,在這南方就更明顯了,圍在她身邊的幾個親衛和那馬把總好像都只和她差不多。
左夫人的骨頭架子應該算是略大,但身材卻很嬌好,比例完美,很典型的北方靚女身形,再配上一身顯形的勁服更讓整個人都顯得英姿颯爽,在前面的一群人中有一種很鶴立雞群的感覺。
不過,胸前可能是特殊處理過了,否則平平的總感覺比例出現了問題,而且也不至于那兩個使女也這樣吧!
對這一點,李平已略有了解。左夫人畢竟不是趙蘭月和高蕾她們這些現代女姓,可以不再乎,可以坦然。這個年代胸前鼓鼓可是非常失禮的行為,放胸運動還要等到民國建立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行,而且也是經過了長久的激烈爭論。
李平忍不住瞎想,這左夫人要身材有身材,要容貌有容貌,看著腦袋更不是白給的。這左夢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