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終于可以回去了,整個營地里一片亂哄哄,做飯的做飯,收拾營帳的收拾營帳,喂馬的喂馬,每個人都忙的不亦樂乎。
但左夫人卻很快傳來令,說是不用著急,今日將不用一口氣走回城,讓所有人都安心的吃個熱乎早飯。
于是,忙碌的人群很快就慢悠悠下來。
想想也是,雨后本就路滑,又有很長的路程在山中,自然更不好走,想一天就走回去的可能性已經不大,還不如穩穩當當。
最后,直到日頭已經升起很高,籠罩在群山中的薄霧大部散去時,返程的隊伍才終于出發。
此時不只是空氣清新,群山環抱中的四周更是一片鳥語花香。
但是大多數人并沒有閑心欣賞美景,泥濘正讓他們痛苦不堪。左一腳是泥,右一腳也是泥,還不停的打滑,大雨過后的山路就是一場噩夢。
鞋子基本都已被收起。
這倒不是心疼鞋,而是赤著腳才會更為輕快。
直到他們走進一條地勢較低的山谷,所有人的心情才總算變好了一些。
山谷中的道路原本是一條舊河道,很寬闊,也很平坦,并且以沙石地為主,走在之上比泥濘的山路要舒服很多。
雖然是舊河道,并且河道內的左邊還殘存著一支不小的溪流,但大雨并沒有對這里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溪水的水量沒有暴漲。
此時,因為地形的原因,這山谷中的薄霧還未完全消散。
因為來時走過這里,李平知道這一段較低地勢的山谷有約2公里長,并且比較封閉,兩邊的山巒也大多比較陡峭,很難攀爬。
這本是一個打伏擊的好地方,只是可惜了這條山谷并不是附近唯一的通道,更不是連接具有重要價值的城鎮哪怕是鄉村的關鍵點,它只是窮鄉僻壤中一個基本沒多大意義的所在。
因為地勢低和不缺水,不算狹窄的谷底兩側長滿了高大的灌木叢,兩邊的山側也是樹木茂密,這使得這里成為了整個路程中最為幽靜和最具有美感的地方。
只是由于連續兩日的雨,濕了的衣服沒法找到足夠的干柴晎干,又沒有帶換洗的衣服,以至大多數人的衣服都是潮乎乎的,李平也不例外。
本來讓陽光好好炙烤一會兒,衣服就會干爽不少,但福無雙至,腳舒服了,山谷中迷漫的霧氣卻又再次讓人難受起來。
而騎在馬上,那種緊貼的潮濕更不舒服。
一直在馬上避免吃泥濘苦的李平索性下了馬,邊走邊想著回去后一定要好好洗個澡,再舒服的吃上一頓。
對于這趟差,他除了看了看風景,好像完成的就是一地雞毛,卻不知趙進他們天天美酒佳人的過得如何。
走著走著,走到了這條山谷兩側唯一不陡峭的一段兒。山體在這里往兩邊各退了很多,讓谷底的寬度空間陡然變大。
同樣,兩側山體的坡度也一并平緩了很多,甚至足以讓人可以走著上去。
“咚、咚、咚……”
一陣急促的鼓聲突兀打破了山谷中的寧靜。
李平有些疑惑的望向前邊,可前面的友軍并沒有攜帶軍鼓,那這通鼓是誰打的?
“咚、咚、咚……”
“咚、咚、咚……”
兩邊的山巒上也突然合奏似的打起了鼓,而且聲音更大,數量也不再是一面鼓,而是好幾面。
李平禁不住扭頭來回張望,然而薄霧遮擋了視線,什么也看不清。不過,最前邊的鼓聲在兩邊山上的鼓響起來時就停了。
這時,一陣陣混亂的吆喝聲和叫喊聲開始伴隨著不斷的鼓聲從兩側的山坡上傳來,然后整個兩側的山坡都響起來非常劇烈且廣泛的樹木晃動的“嘩啦嘩啦”聲音,顯示著正有無數的人馬在從山坡上往下沖。
李平有些沒反應過來,他有點茫然,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