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小冰河所賜,大明崇禎十五年十月的襄樊已經相當的寒冷,萬物一片蕭條。
搞定了軍號的事,李平帶著馬永決定去轉轉部隊。
此時,部隊正在收假,所有的連隊都在組織點名和打掃衛生,準備著明天即將開始的新階段訓練。
一路走著,李平感到一陣陣強烈的涼意,剛才看軍號訓練時他還沒覺得有這么冷,也許是剛才精力太集中了吧!但天真的很冷。
此時,整個山莊中已經不多的綠色也都暗淡、稀疏得很,李平估計這時的氣溫差不多已經相當于后世公歷11月份的溫度了,小冰河寒氣的大幅南移真是太明顯了。
看到李平在轉部隊,一路上碰到的官兵們都更加精神抖擻起來,正在點名的部隊也都明顯聲音更加洪亮起來,有的甚至是在“嗷、嗷”的嘶喊,拿著花名冊的連長們喊名時也似乎更加流利了,整個部隊到處都流露出一股正規、熱烈的氛圍。
李平的心情很不錯,看著這一支支他親手締造的部隊,他的心中充滿著踏實和欣喜。
這一個多月來,他的驚喜可以說是不斷,但最重要的卻還是部隊規模與實力的迅速提升。
周文帶來的人馬遠遠超出了李平的想象,讓本計劃編的六個標準連被擴編到了七個。
原計劃任二連副連長的呂亮被調到七連任連長,其他輔助連隊也都相應的擴大了不少規模,整個部隊的實力得到了相當的擴充。
這樣,光是七個連加偵察連就有1200多人了,如果再加上機關、勤務連等就有1500多人了。
這段時間的訓練也出奇的順利和平穩,雖然李平因為養傷的原因,很少出現在訓練場,更基本沒有同大家一起訓練過,但已經初步訓練成形的“老兵”們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極大的提高了訓練效率,部隊的訓練效果比從前好多了。
看來有沒有種子、有多少種子真的是非常重要,這種細胞分裂式的訓練效益可遠比當初耍李平單幫兒強多了。
而且場地擴大了、獨立性增強了,也都大大增加了訓練的成效。
因為心情不錯,李平和馬永開起了玩笑:“點名本來是增強正規意識和服從意識的一個手段,沒成想卻成了讓連長們快速認字的一個舉措,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歪打正著,哈哈。”
馬永也笑起來,并深有感觸的說:“長官,那幫子目不識丁的泥腿子們跟了您可是享福了,吃得飽穿得暖還教認字,這樣的好事兒戲里可都沒聽說過。大多數人都上心著呢!而且還真別說,這識了字,原來那些一個個粗鄙的家伙們也大多人模狗樣起來,感覺干啥都比以前強了。”
“這就是文化力量,認字的總比不認字的要精神,有知識的總比沒知識的要更善于學習和總結,打仗可不僅僅是你殺我、我殺你這么簡單,它比任何事情都更需要學習。
學習打仗的本領,有知識是確保你能快速學習的最重要手段,學的慢的、不善于學習的只能去給敵人當功勛。
現在時間還短,不明顯。等時間長了,等我們的軍官們真正都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知識后,那個時候你再看,你會深感他們從前的愚蠢。
現在我也知道,有的家伙不愿意學,都是被逼的,他們以后會感謝我的。呵呵!再不濟,他們還能憑認字的本事討個更好的婆娘不是。”
李平看似在隨口感言,但這么長篇大論,其實也是想潛移默化的影響他身邊的人。
只有觀念一致了,才談得上更好的執行。
馬永早已習慣了李平、宋寶來他們這種對事物深刻的認識和各種發人深省的觀點,他沒有表現出多大的詫異,而是細細品味了一番,然后才接過話說:
“長官,好像是那么回事兒。我現在管著司令部,這體會就更深了,真恨不得所有的手下都精通數學和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