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州以北的山中出現一支騎兵想要投奔,馬永被命令立即前去接洽查看。同時,正在富池整頓騎兵的張清也被火速派了過去。
同行的還有瘦猴兒和石磊。
在經歷了突襲叛亂土官大軍和大冶縣之戰后,作為突擊力量使用的騎兵承受了巨大傷亡,偵察連加騎兵營及配屬給二團的騎兵連總共就只剩下了300余騎。
稀少的騎兵力量正在成為李平的一塊巨大心病。
盡管李平在大冶的那一戰中繳獲了張獻忠多達1000多匹各種馬騾,其中能作為戰馬使用的就有300余匹,但騎兵訓練困難又耗時超長的特點使得光有馬根本遠水解決不了近渴,最多只是增加了一些騎馬的步兵而已。
這時候有騎兵來投自然引起了李平的高度重視,尤其他們還自稱是小袁營的部隊。
小袁營是明末農民軍中的一個另類,史記其“往來梁宋之間,不殺人,不掠婦女,亦群盜中之一奇也?!?
而且小袁營的不殺人不光是不殺百姓,連官紳也從不擅殺并且還以禮相待,軍紀非常嚴明,甚至因軍紀太好被老百姓稱為“佛兵”,以至明朝統治階層都不得不稱贊他們。
李平來到這個世界后也很快就久聞了小袁營的大名,還是想不知道都不行的那種。
小袁營太另類了!
當然小袁營也因此非常符合李平的喜好。
這與俘虜的那些張獻忠的兵馬完全不同,盡管那些俘虜當中也有不少是善騎之士,但那些善騎者大多都是老匪老寇和老油條,能力再強,李平也不想用,更不敢用。
只有那些出身于普通農民和奴仆的步兵,李平才打算經過嚴格篩查之后慎重補充。
來自麻城的農民軍俘虜中職業太多了!
“秦老三?”
張清第一眼看到號稱是這伙小袁營頭領的刀疤臉秦義就遲疑著喊了出來。
“張二郞?”
秦義在咋愣之后也指著馬永身后的張清目瞪口呆的回喊出了只有張清家鄉人才知道的名號。
“瘦猴兒兄弟?”
緊接著,秦義又喊出了馬小天的外號,然后眼睛繼續震驚的在馬永身后開始搜尋。
“是秦大哥?!笔莺飪阂搀@喜的叫了出來。
“你們認識?”馬永驚訝的不住前看看后看看。
“嗯,不只認識,還是好兄弟?!睆埱寮泵χR永回了一句,然后以都誰能看出來的在壓制興奮對秦義說:“別找了,沒有你認識的了???,我先給你引見一下……”
戒備和緊張的氣氛在這一刻迅速變得輕松,雙方每個參加接洽的人臉上都充滿了欣喜。
雙方之間有熟人這是再好不過的事了,而且熟人還是雙方的頭目。
很快,大家就在熱烈的氣氛中簡單認識了彼此,也簡要了解了秦義與張清之間的故事。
原來刀疤臉秦義是河南人,在家中排行老三。因家境比較殷實,自幼習得一些武藝。但也因不是長子,不好繼承家業的他選擇了這個時代很多不甘寂寞的男兒通行做法,出去闖蕩,并最終去遼東加入了邊軍來謀出身。
然后認識了與他境遇相似的張清。
由于兩人都是河南人,又志趣相同、還都各有一身的本事,雖并不同營,但關系卻走的很近。
秦老三和張二郞也成了兩人私下間最親熱的叫法。
后來,張清因某次行動中不滿上峰屠戮百姓冒功,殺了自己的上級后逃亡,兩人這才斷了聯系。
張清的事給了同樣不愿違心做惡事和不削于鉆營的秦義很大觸動,而當時遼東的混亂也讓很多有志者心灰意冷,也始終只是個小頭領并不得志的秦義在不久后也選擇了離開。
不過與張清不同。
張清回返河南家鄉時,大哥和老父已亡,做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