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呢。原來是這樣。”張大栓說道。
“要我說,我們村里的田地,為什么要送給他楊寶嵩兩父子賺錢?大伙都把田地握在自己手里,自己種葡萄,難道我們就不知道去拿補貼?”周玉樹說道。
“這補貼應該沒這么好拿吧?萬一沒拿到怎么辦?到時候虧了錢不說,還耽誤了一茬的收成。”張大栓說道。
張吉東與姐姐從學校回家的時候,周玉樹還在勸說張大栓跟他一道去搞葡萄園。
張大栓知道周玉樹的意圖。周玉樹不敢自己一個人干,因為他一個人不敢去跟楊寶嵩對抗。但是加上張大栓,楊寶嵩就得忌憚了。
“不行不行,我可不懂什么葡萄樹。再說我也沒有那么大的投本。”張大栓還是想安安穩穩地賺錢。不想冒險。
“吉東,你說搞葡萄園好不好?要是搞了葡萄園,你以后就有葡萄吃了。”周玉樹突然將目標轉向張吉東。
張吉東立馬搖頭:“葡萄有啥好吃的。酸酸的。還是肉好吃。”
周玉樹翻了翻白眼,我跟你這傻子沒什么話好說的。
張吉靈對搞葡萄園也不感興趣。她現在只想把池塘里的魚楊大師,然后賣很多錢。
楊寶嵩聽說周玉樹在村子里四處鼓動村民跟楊寶嵩父子對抗,合伙搞葡萄園。楊寶嵩也不生氣,只是將搞葡萄園要拿到補貼,需要建塑料大棚,建一個塑料大棚至少要三萬。將這個事實傳達下去之后,連周玉樹這個帶頭的都消停了下來。一畝要三萬,一百畝要三百萬。那五十萬的補貼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楊長華跑了不少地方,還真讓他找到了幾個通過驗收的葡萄園。一個葡萄園也沒幾畝大棚。驗收通過之后,這些大棚因為缺乏管理,塑料膜變得破破爛爛,鋼架子也變得銹跡斑斑。楊長華用了五千塊一畝的價格就將那些鋼架搞了回來。有些時間長一點的,價格更便宜,跟收廢鐵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