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華欣喜若狂“活了,真的活了!”
張吉東有些奇怪地看著石永華,不就是幾棵小樹苗么?有這么大驚小怪的么?城里人真是少見多怪。這滿山的樹都是活的,怎么就不見我發瘋呢?
“你這是怎么栽活的?”石永華問道。
“我就是栽在這里,然后隔幾天澆一次水。”張吉東隨口說道。
“你之前不是說每天澆幾次水么?”石永華說道。
張吉東翻了翻白眼,我不那么說,怎么好意思問你要錢?
“我知道了,肯定是你們雙河村這里的土壤非常適合栽培這些樹苗。難怪只有你們雙河這里的山里才有這些珍稀植物。”石永華說道。石永華取了一些土壤,準備帶回學校進行檢測,看看這里的土壤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
有這幾株植物的成活,石永華的心稍稍放了下來。如果銅錢坳的沒有被破壞,那就更完美了。
張吉東每天都有任務,所以將石永華丟在這里就沒管了。
張吉靈也跟著回了家。
“你們兩個怎么先回來了呢?石教授呢?”張大栓責備地問道。
“他看著那幾棵樹傻笑呢。我還要去釣魚呢。隔兩天胖大貴又要是來網魚了。”張吉東說道。
張大栓沒說什么了,現在胖大貴都是定期過來網魚,每次過來都會給張家幾千塊錢的穩定收入,魚塘里的魚長再快,也供應不上,只能靠張吉東每天去河里釣魚。張吉東每天釣的魚有多有少,但算起來,每天也是十來斤魚。
村里的人看到誰張吉東從河里釣到了魚,也跟著去釣魚,只是很少有人能夠像張吉東一樣,每天釣這么多的魚。所以,這碗飯不是隨便一人就能吃的。
雙河村其實并不是只有張吉東家承包的這口魚塘,雙河村總共有四五個大魚塘,有的比張吉東家的這口魚塘還要大上一些。陸大貴過來的時候,村里承包了魚塘的就想來搶這筆生意。
陸大貴也是一個很精明的生意人,一開始他以為張吉東家的魚這么好吃,是與雙河村的水土分不開的。所以,當有人想過來搶這單生意的時候,陸大貴就從雙河村別的魚塘弄了一些魚回去。但是做出來的魚,味道根本就不能夠與張吉東家的魚相比。陸大貴這才知道,原來不是水土的問題,而是張吉東家有特殊的養魚秘法。陸大貴后怕不已,要是讓張吉東家知道他的事情,把他撂到一邊,另外找一家供貨,他的日子就難受了。
其實張大栓怎么可能不知道陸大貴在雙河村的小動作?張大栓也擔心陸大貴哪天突然不要他家的魚了。沒有了這條財源,張大栓真不知道該怎么償還因為建房子欠下的債務。所以,無論陸大貴搞什么小動作,張大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慶幸的是,陸大貴似乎并沒有終止合作的打算。
張吉東在河邊釣魚的時候,周慶勇又跑了過來“吉東,省城的那些人又來咱們村里了?你家運氣真好,又可以賺一筆錢了。”
“他們不來,我家也沒餓死。”張吉東沒好氣地說道。
“那倒是。光是那口魚塘就夠你們家賺的了。”周慶勇羨慕地說道。
“你干什么來了?”張吉東問道。
“嘿嘿。”周慶勇還真是帶著目的來的,“我想跟你學釣魚。”
“你學這個干嘛?你家又沒承包了魚塘。”張吉東問道。
“我想吃魚。”周慶勇說道。
“可是這個你學不了。喏,這是我用的網線,你拿去試試,看看能釣到魚么?”張吉東拿出一套魚結遞給周慶勇。
周慶勇接過張吉東的魚結,就在張吉東的旁邊將魚結丟進了水中。
可是兩個人同樣釣魚,張吉東接二連三地將魚釣上來,而周慶勇一直都沒開張。周慶勇覺得張吉東有什么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