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末的阿穆爾共青城,氣溫還很低,最高溫度只有8、9度,街道背陰的地方以及河岸的朝陰面,還有不少積雪,外出甚至需要穿件羽絨服。
黑龍江流出華夏,到毛熊國被稱為阿穆爾河,阿穆爾共青城沿河而建。
共青城隸屬遠東聯邦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qū),雖然名字帶個“阿穆爾”,但并非隸屬阿穆爾州,許多人經常弄混。
一戰(zhàn)后,蘇熊認為把工業(yè)區(qū)集中于東歐平原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于是在二三十年代,發(fā)動共青團員開荒拓土、建設小城,共青城也因此得名。
二戰(zhàn)時期,共青城已經是蘇熊遠東的第三大城市,成為遠東的鋼鐵產區(qū)、重工業(yè)基地。蘇熊國和太陽國戰(zhàn)爭期間,這里就是后方補給基地和指揮部駐地,戰(zhàn)后大批太陽國戰(zhàn)俘發(fā)配這里做勞工,參與了軍工企業(yè)建設。
共青城的經濟,以機械制造為基礎,區(qū)域內40家企業(yè)或是軍工企業(yè)或與軍工相關。其中,共青城飛機制造聯合公司,能夠制造蘇熊及毛熊各個時期的戰(zhàn)斗機、轟炸機、運輸機;阿穆爾斯克造船廠,以生產洛基級核潛艇聞名;阿穆爾鋼廠,是遠東唯一煉鋼企業(yè),為軍工企業(yè)生產所需的特種鋼材。
共青城因戰(zhàn)而生,到了和平時期,英雄難免遲暮。更加上蘇熊解體,之后的毛熊高層把軍工制造能力向歐洲大區(qū)轉移,共青城迅速衰落。1992年的時候,造船廠接到通知,不再負責核潛艇的建設,工位上的兩艘在建潛艇被迫被停工。飛機制造的資金也被大幅削減,軍方訂單轉向伊爾庫斯克飛機生產聯合公司,聯帶阿三、南越、馬來的飛機訂單都被轉走。阿穆爾飛機廠這邊,工資發(fā)放都陷入困境。
阿穆爾鋼廠也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這家鋼廠一直采用電爐煉鋼,因為附近不出產煤炭和鐵礦石的原因,一直沒有發(fā)展高爐煉鐵。船廠、飛機場等用鋼企業(yè)開工率不足,阿穆爾鋼廠也只能關爐關火、工人放假回家。據說今年毛熊高層制定了對鋼鐵企業(yè)的扶持政策,而阿穆爾鋼廠是不在之列的。
1994年的共青城蕭條破敗,有關系的在想辦法離開這里,有權勢的在撈取利益,有門路的在與華夏、太陽、山姆等國開展貿易。
啥也沒的呢,只能苦熬苦受。前邊講過,遠東區(qū)域間聯系減少,導致市場供應不足;外邊進口的貨物,價格漲得飛起;工廠不能開工,工資一直拖欠;這里的勞苦大眾,比伯力那邊還難,說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點也不為過。
陳樹儉和陳立東爺倆,見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北風呼呼吹過,行人一臉菜色,街邊垃圾亂堆,污水侵濕鞋面,時不時傳來大人的叫罵、孩子的哭嚎。
陳立東收購完盤山電機廠后,去了小洼農場李愛國那里;孫鎮(zhèn)遠、陳樹儉哥倆兜了一圈也折回來,幾人開始準備出國事宜。
先是辦理工作簽證,由洛維奇安排一家公司發(fā)出邀請,孫鎮(zhèn)遠、陳樹儉、陳立東、陳立國幾人拿著邀請函飛到燕京辦出國手續(xù),幾天后拿到簽證再飛到伯力。
在伯力見到洛維奇后,先是敘舊。孫鎮(zhèn)遠說了自己腿傷恢復的情況,再重點介紹小舅子陳樹儉。洛維奇他們離開華夏時,陳樹儉已經10多歲了,對這個毛子哥哥年輕時的事情還有印象,談起童年的故事,幾個人不時哈哈大笑。說到陳樹儉尿褲、掉進冰窟窿、被陳東武打屁股的故事時,陳立東趕緊離開客廳,與根納季到房間里聊天。
根納季畢業(yè)于莫斯科大學材料系,受父親影響以及到華夏的經歷會幾句華夏語,但是順暢交流還不行,只能蹦出幾個單詞,再用手比劃比劃,才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在伯力,雙方商定,由孫鎮(zhèn)遠回國辦理貿易公司,向伯力出口糧食食品、服裝鞋帽、五金家電、建筑材料、農用機械,洛維奇這邊以木材、廢舊物資對賬,價格以華夏那邊的價格為參考,先以貨易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