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樓二層的一間會客室里,陳立東說道:“溫姐,跟您說吧,我佩服張校長的,也想跟他合作。”
張洪振看了看溫曉宇,再看向陳立東說:“我后年4月份就退休了,干不動了。”
陳立東說道:“張校長,您別有顧慮。我來考察的目的,就是想辦一所技校。技校技校,主要是教技術,培訓產業工人,這是您的強項,您這身子骨看著就沒問題。”
陳立東看向溫曉宇,繼續說道:“我在濱海鋼鐵產業園投資建設鋼鐵廠,溫區長也是操盤手,未來的產業規模您是了解的,需要的產業工人數以千計、萬計。所以啊......”
說到這里,陳立東忽然發覺自己有點把底牌給對手看了的感覺。
溫曉宇呵呵笑道:“張校長,陳總,你倆都是個厚道人,我們政府這邊也不搞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事情。小陳,有什么想法你就直說,只要合情合理、依法依規,我就支持。”
陳立東想了想,開口道:“我看這所學校底子不錯,適合培訓產業工人,我想直接收購。我不僅收購資產,這些教師我也想留下來。”
溫曉宇雙手一拍,說道:“好,我們就按這個思路來。王局長,我們區里組建一個東平職校改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工作由你來做。”
“主要研究好以下幾個事情:第一,查一下國家的法律法規,在民辦職業教育方面有哪些規定。如果找不到依據,可以參考一下魯省的做法,看一下人家蘭翔是怎么搞的。”
“第二,結合有關部門、委托專業機構對學校的資產進行評估,包括土地、建筑和設施設備。”
“第三,核查一下學校教職工的人事關系和編制情況。如果轉為民營職校的話,教職工的勞動關系怎么安排,要研究一個妥善的方案。”
“第四,就是眼下學校的日常運轉,張校長你們這個學期收到的學費都花掉了嗎?”
張洪振說道:“收上來60多萬,日常運轉花了幾萬,補發了教職工4個月的工資,還差兩個月沒補,手里留著不到30萬。如果沒有大的花銷,我們堅持道年底沒問題。”
陳立東插話道:“我可以先支付兩筆費用,一個是請張校長安排人手編制適用的教材,安排老師們寫教案,我先預付20萬”。
“一個是培訓費,我準備對我們機械修理廠和電機廠的員工進行培訓,先搞一個是機加工技能知識的培訓,接下來再搞一次崗位安全知識培訓,請張校長研究一下培訓的內容、課時,我按課時和人頭付費”
“往長里算,將來還要辦電工、焊工、鉗工、車工、銑工、磨工、鑄造工等專業工種的培訓,這些就要跟前邊我提到的編制教材相結合。講這些內容,既要傳授理論,又要教實踐技能。”
“這方面的費用,我們商量著來,只要效果好,我不怕多花錢。改制后,也要圍繞這個方向來辦學,就是要讓學員實打實地學到本領”。
“將來,我們企業擴大規模,肯定要面向社會招生,應屆生進廠前都要來職校培訓一下。我們的職校必須教安身立命的真本事,培養一個學員,致富一個家庭。”
張洪振一拍大腿,“好,陳總這句話說得好,我們搞職中就是要教真手藝、傳真技能,從我們這兒走出去,不愁找不到工作,不愁端不上飯碗。”
溫曉宇見倆人是真的投緣,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最后說道:“那就這么定了,委托培訓、如何付費,你們兩家商量著來。我們政府研究好政策層面的事情,努力為你們的合作找到適合的路徑。藍鋼技校那邊,王局,你去跟市局反饋一下,就說藍鋼技校不支持、不配合,這個包袱不用市里操心了,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讓他們偷著樂去吧。”
王冬看著溫曉宇,心想:這女人,越來越有大領導的氣勢了。
等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