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業狂潮第一百零七章職校掛牌經過東平區政府的努力爭取,東平區職業技能學校掛牌出讓,東華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出資競買成功,學校從公立變為民營。
中間也有些波折,對學校的改制,東平區政府的依據是《趙省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暫行條例》,這個條例已經頒布了10年,有些權限和規定發生過調整。
按現行政策,開辦中等技工學校須市政府批準、報省備案。
但是陳立東考慮招生對象和學校未來的發展,提出要將職中升為職高,也就是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他也是暗憋一口氣,你藍鋼不是職高嗎?我也辦職高!
不是有那么一句話么: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職高的申請報到省里后,被卡了一段時間,因為當前藍市的職中、職高比較多,再給你批一家,你怎么招生?你有沒有師資?批給你沒兩年就黃了,這責任誰來背?
最后還是溫曉宇到省里活動了一周時間,才把省教育和勞動部門的聯合批復拿到手。
學校名稱為藍市東華技工學校,開設冶金技術、軋鋼技術、數控技術、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工程機械管理與維修、港口機械管理與維修、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會計信息管理9個專業。
原東平職校的所有資產,以3500萬的價格出讓給東華鋼鐵。
學校的教職工中,企業身份和合同制人員的工作關系全部轉到新學校,與東華技校簽訂勞動合同。個別不想干的,將工作關系轉到了區勞動局掛了起來。
事業編制人員,則將人事關系全部轉到區教育局,暫時在東華技校工作,等最后一批職校生畢業后,再進行雙向選擇。
所謂“雙向選擇”,就是東華技校提出聘用意向,如果本人愿意,則該教師與區教育部門解除人事關系,由東華技校聘用并負責一切工資福利。
如果本人不愿意,或者東華技??床簧喜幌肫傅?,由區教育局負責,把這位教師分配到其它學?;蚪逃龣C構,徹底與職校脫鉤。
對這種改制方式,教職工也普遍認可,總之是尊重了個人意愿、保持了福利待遇。
當然,在改制期間也發生過問題,一部分在校生家長到區里反映情況、阻撓改制,擔心學生學業會受到影響。
區里和學校都承諾:這批學生的教學計劃不會受影響,原職校機構在名義上保留兩年,直至這批學生畢業,畢業證還是蓋東平職校的章,校長還是張洪振。
總體上這次改制,方案科學合理、積極穩妥,工作扎實、操作縝密。
還因為張洪振等一批老資格支持改制、服從安置,起到了表率作用,教職工隊伍也就保持了穩定。
大伙該干啥干啥,各得其所、各負其責,學校的運轉基本沒受到影響。
那些事業編制的教師,因為有兩年的過渡期,也沒有大的思想波動。
學校法人變更后,結清了拖欠工資,原有四個班的教學工作按部就班、沒有停滯,機修廠和電機廠的員工委培得以積極推進。
但教職工們總體上覺得似乎更加忙碌了,張洪振在與教師們分頭談話,了解他們的素質能力和專業特長,為新開專業做準備。
教師們還聽說,學校將從燕京科大、薊市大學聘用一批知名教授來授課,大家無形中有了一種能力恐慌。鯰魚撒進來,你敢不甩甩尾巴?
還有就是,聽說學校新來的人事處長在搞績效工資改革,在保持原工資待遇不降的前提下,參與編輯教材的、給委培員工上課的、參加學術課題的,都有額外的獎金拿。
據說獎金上不封頂,教學賣力的、學術貢獻高的,拿到的獎金會比工資翻幾番。
俗話講: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知識是有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