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業狂潮
下午3點多的時候,溫曉宇帶著陳立東從沈興辦公室里走了出來。
溫曉宇非常興奮,沈興已經答應她下個月去藍市,帶著學生去調研。
在回來的路上,溫曉宇問道:“立東,你懂機械設計?”
“呵呵,略懂、略懂?”陳立東囁喏道。
“呦呵,深藏不露啊。你真打算搞機床啊?”溫曉宇繼續追問。
“將來再說,我就是年輕好勝,不想在沈老跟前給你丟臉。”陳立東解釋道,他怕溫曉宇揪住不放,就岔開話題:“姐,沈老說你是安國的女兒?”
溫曉宇嘆了一聲:“我的親生父親姓安,在那個年代受到迫害,人被打死了。包括我的兩位爺爺也都遭受過鎮壓。
我親爺爺平反沒幾年也去世了,沈老說的安部長是我的二爺爺,對我非常關愛。
其實我的母親包括繼父對我都很好,但我對母親當初離開父親這件事總是難以釋懷。
二爺爺就開導我,要放下包袱、向前看。
立東,我拿你當弟弟才跟你說起這些。
我現在已經很少想過去的事,工作那么多足夠我愁的了。”
溫曉宇臉帶哀怨,陳立東也不敢順著往下再聊了,想了想又打開了一個話題,說道:“姐,我建議回去后整合幾家陶瓷廠的資源。幾家廠子的資產評估開始了沒?”
溫曉宇點了點頭:“在搞。你說怎么整合?”
陳立東掏出筆記本,翻開夾著的一頁圖,說道:“你看,5家廠子,兩個在城區,三個在鎮里。
我建議城區兩家廠子徹底停掉,地方騰出來建住宅或者搞商業。
3個城郊鎮的廠子留一個,給我做陶瓷刀具,其它兩個也關掉。
關掉的這兩個,建設陶瓷城,培育城華夏北方最大的陶瓷交易市場,如果有機會開可以承辦陶瓷博覽會。
如果把市場搞大搞火,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比幾個廠子的意義更大。”
溫曉宇呵呵笑著說:“難為你了,這是下了真功夫進行了研究。
你這勁頭比我們那些干部一點兒不差,要不,讓你當個副區長怎么樣?”
陳立東假裝被誘惑地說道:“這......能當上嗎?”
“你小子,哈哈哈哈,裝得跟真的一樣。
就按你說的辦,回去我們抓緊搞評估,把......就把越平鎮這家廠子賣給你吧。”
“這個......位置太偏了吧。”
“那里在修國道,明年5月底完工。中間有段路,區里出錢給你修上,交通就沒問題了。
你還有什么要求沒有?”
“有。第一:土窯、煤爐我都拆掉,上電爐或者燃氣窯爐。
所以,工人們得先跟著我當苦力、搞拆遷、建新廠,就怕有人挑肥揀瘦,區里得配合我們做工作。
第二,越平鎮這家廠子大概不到70畝,邊上還有二十畝地的取土坑,按說都不能算面積。
我計劃最少要300畝廠區,再配套30畝的職工倒班宿舍用地,不足的土地需要3年內征遷到位。
第三,怎么說我也是個外來戶,怕來了受欺侮,也不能啥事兒都打你的旗號,你得安排得力的干部扶植我們發展。
第四,再幫我摸摸底,幾家陶瓷廠的管理層誰懂技術誰業務精明,我得把廠子的四梁八柱立起來。”
溫曉宇也在做筆記,等陳立東說完,再理了一遍這些條件,心里淡定了。
“好,我先口頭答應你。回頭會把有些內容寫進投資協議里。”溫曉宇痛快地答應下來。
區里為了減輕包袱,也接洽過其他投資者,有的要貸款、有的要免稅、有的要搞房地產。
類似的條件,陳立東一件沒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