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業狂潮
吳佳麗聽到弟弟說股票又漲了,停下手里活計,問道:
“真的?漲了多少?”
“漲了接近10個點了。”
“那是多少錢?”
“你給了我45萬,到昨天,一個禮拜賺了四萬五。”
“真的啊!這錢來得太容易了吧!”
吳佳麗都沒心思做菜了,也進了書房。
吳家輝正在電腦上看一篇文章,吳佳麗趴到弟弟肩膀,也追著看這篇文章。
文章里說:明年東珠就要回歸,華夏經濟將呈現多方利好,啥也別說,買就行了。
吳佳麗看完后,也深以為然。
1996年華夏股市自年初以來總體上持續上漲,滬市綜合指數從512點漲到了現在的1200多點,翻了一番還多。
到上月底的時候,短短一個月,平均指數就上漲了300點。
吳家輝說,他月初20萬進去,月底就變成了26萬。
吳佳麗不懂炒股,吳家輝也是新手。
但這個時候在華夏炒股不需要懂,只要有錢,盯住前邊那十幾只股票,買就行了。
吳家輝做了十幾年生意,算是小有身家。
他跟姐姐說:“現在炒股來錢容易,你也入個伙吧。最好能幫我沖到大戶室,現在我每天跟人在散戶大廳搶單子,有的行情搶不到,搶到后,如果晚了,還沒等你遞單子,行情又變了。”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給各位書友介紹一下這個時代的股票市場。
這一年,最流行的話是:“你開戶了嗎?”
媒體上三天兩頭議論“全民炒股”。
這個時候的燕京,已經進入全民炒股的時代。
經權威部門統計,1996年的燕京股市,一級市場規模偏少,發展緩慢。在滬、鵬兩市掛牌上市的a股股票一共16支。
但是二級市場發展很快,到1996年底,燕京代理股票交易金額達到了1400億,擁有股民66萬人,僅1996年這一年就新增了36萬人,開設的自然人賬戶達到了51000多個,有證券交易機構58個,開設的交易營業部88個。
算算上面的數字,你也許能體會到交易網點和窗口的擁塞。
所以,真的就像吳家輝說的那樣,單子是要靠搶的。
后來有一部電影,說的就是兩個炒股人雇人在交易所搶單子。
所謂單子,就是掛到股市出售的股票。
比如有人出售10萬股深發展股票,發到股市后,各個交易所都能看到,如果看好這個股票,就會一哄而上,你五百、他三千地填購買單子。
單子交給交易員后,他會通知滬、鵬交易所完成交易,你在股票交易所賬戶上的現金就變成等額的股票。
10萬股深發展,全國幾百家交易機構都在搶,很可能幾秒鐘就沒了。這就叫:手快有、手慢無。
所以,混到大戶室就變得很有必要。
這個時代的股票交易所設施還相對簡陋,但都設有大戶室和中戶室。
吳家輝炒股的交易公司叫北國投,50萬保證金可以進中戶室,100萬進大戶室。
中戶室
是一間擺滿電腦的大房子,里邊只能進十幾個人,兩三個人守著一臺電腦,有專人遞單子,這比在外邊做散戶當然舒服多了。
而大戶室的客戶,才是證券交易公司的上帝,他們交易一單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甚至千萬。
對于這些“上帝”,證券公司百般拉攏,自然要裝修出豪華的大戶室。
大戶室是隔音很好的單間,里邊有電腦、電話、擺著真皮沙發,保證每人一條跑道,隨時隨刻有人幫你遞單子。
這個時候,還沒有搞個人電腦炒股,